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的实践与思考

黎莉

黎莉

〔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用我们坦荡的心胸、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去创造学生的精神生命,同时创造自我,品味为人师的快乐与幸福。

〔关键词〕关注学生心理需求愉快心情快乐幸福

现在的学生难管,特别是那些个性很强的学生,说轻了,无动于衷;说重了,就跟你顶撞,更有甚者,还以离家出走、轻生、暴力等手段相威胁。几个回合的较量,往往是老师败下阵来。于是,除了失望和伤心之外,剩下的就只有焦灼和无奈了。但是,同样面对难以教化的学生,有的老师却能从容从教,游刃有余。伤心、无奈的原因何在?亲切、从容的秘诀又是什么?本文仅从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1透析学生的“痛苦”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我们先来看一篇一位初中生的题为“爱”的日记:今天,在语文课上,老师出了一个题目:在两个人中间加上一个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人上人。

这是我从小听到的大的一句话,以致于家人一旦重复到它,我的精神就会立即崩溃。“你得做人上人,只有做人上人,才会有出息”。他们不厌其烦地给我加强记忆。我想,如果他们在我小时候,把这句话换成英语单词或国家地名什么的,那么,今天我也不会考的这么惨。这虽然是气话,但我清醒地看出,他们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这份寄托好沉重!认识我和我父母的人都说,我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叔叔阿姨们说我太幸福啦,可我觉得,这不是幸福,他们给予我的爱太深,以致于称其为溺爱也不足为过。入冬以来,我一直包车,临近考试,因为时间有些不确定,所以打算骑自行车,而我的打算却遭到了拒绝。我努力争取着说,现在天不冷,而且放学和同学一起走也很安全,最后又不得不搬出班主任,说他也骑自行车,而且家还很远。他们总算勉强答应了。第二天早上,当我走出家门时,他们还不停嘀咕着:“还是坐车去稳妥些。”不知是我走霉运还是父母的担心感动了上帝,骑车回来的晚上,我就发烧了。家里像炸开了锅,屋子里每个角落都溢满了药味。大约每隔二小时就会有人在我的脑袋上摸一下;每次睁开眼,都能听到“让他骑车是个错误”;每次吃药时,都会捕捉到他们关切的目光。躺在床上的我头脑中不时呈现出“人上人”的字样,可像我这样的,做人中人也要架副拐吧!

这位学生的日记虽不能反映所有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但至少能说明在成人眼中幸福的学生并不那么快乐。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许多痛苦。

1.1自由少得可怜。自由活动空间少得可怜。小时候在楼笼内长大,很少到外面去玩,特别是很少一个人到外面去玩。上学后,基本是两点一线。小时候,被爸爸妈妈逼着学各种特长,长大一点又被迫去参加各种补习班,除了睡觉时间外,很少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没有自由的中学生,内心十分苦闷忧郁。

1.2参加实践的机会少的可怜。不管是富裕起来的家庭,还是暂时贫困的家庭,溺爱孩子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洗过袜子的高中生大有人在,更不要说参加点像样点的社会实践了。缺少实践锻炼的中学生,体质虚弱,耐力不足,精神萎靡,内心空虚。一遇到问题他们总是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过高的期望压的他们实在喘不过气来。

2蕴育学生的精神生命

用真诚安慰学生的孤独苦闷,用挚爱赢得学生的真情吐露。教育的真谛是提升人的心灵与智慧,它无时无刻能离开心灵的沟通,而沟通最重要的秘诀就是用真心,动真情。没有真情实感,再高明的教育方法也是苍白无力的。学生心中郁积着苦闷和孤独,他们渴望交流,又不轻易交流,教师只有真心去爱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的真情吐露。真情吐露是一种发泄,它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可以让师生感情在交流中融为一体,不断升华。

3走出自我参照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部参考系,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个人参考系,就必须放弃所谓客观的外部参照系,从学生的立场、利益、处境出发,去把握其内心世界,体验和理解其内心世界。有个学习拔尖、相貌出众的女孩子带着十分痛苦的而又压抑的心情对我说:“老师,我实在受不了啦,简直没法活了。”原来她主动追求一个学习远不如自己的男同学,结果却受到了冷落和欺骗,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面对这样的一个女孩,简单地责怪和批评只能把她推向痛苦的深渊,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也不过是对牛弹琴,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她的角度去体会她的痛苦,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诱导。这个学生在得到老师的理解后,很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4让学生在写作交流中倾诉发泄

倾诉发泄既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方法。说它是本能,是因为每个人在痛苦憋气的时候都有倾诉发泄的愿望。《史记》中讲:“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就是人本能的倾诉发泄。祥林嫂一遍一遍地讲阿毛的故事也是一种发泄。说它是一种方法,是因为倾诉发泄会释放痛苦,减缓心理压力,并逐渐使人冷静下来。如何帮助那些失恋之后痛不欲生的孩子走出困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耐心真心地听他们说,说得越彻底越好;说得不彻底,还可以让他们写。上文提到的失恋女孩,当着我的面彻底地痛哭一顿之后,情绪稳定下来,并问我怎样才能摆脱感情的痛苦折磨。我用非常自信的语气告诉了她一个秘诀:用笔把内心的痛苦写出来,有多少写多少,一周之后再来找老师。结果不到一周,那个女孩便高高兴兴地对老师说,她现在什么痛苦都没有了,问题也想通了,完全可以更加自信、更加安心地学习了。用笔写不仅仅是简单地发泄缓解,它更是深刻的反省思考。对于带有共性的心理困惑的不只是自己,从而获得心理上平衡。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学会用耐心去倾听学生的诉说,用爱心去承载包容学生的发泄。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用我们坦荡的心胸、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去创造学生的精神生命,同时创造自我,品味为人师的快乐与幸福。

作者单位:新疆第十二师三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