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三望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回首三望岳

白姣王艳丽

——品读杜甫人生

白姣王艳丽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56300

作为诗人的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其诗歌现存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与李白并称“李杜”。闻一多先生对“诗圣”杜甫的的评价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的人生,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三首《望岳》去了解。

一、忤下考功第,放荡齐赵间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壮游》诗:“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年轻的诗人24岁科举不第,便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在游历期间杜甫初次目睹了泰山的雄姿,内心产生强烈的震动,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名篇《望岳》。

此时的诗人,少年气盛,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自信终能有所成就,攀越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望岳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杜甫中年在长安蹉跎十年,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献赋上书、干谒赠诗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后遇安史大乱,身陷贼中,侥幸脱身后,授左拾遗,境遇陡然一变,然其后房琯罢相,甫上疏救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再次被贬。短任华州司功,杜甫在华州时,每每翘首眺望在华州东南60里的华山,华山山峰险峭,云雾回环,为中国人尊仰的五岳之一,但此时的心情毕竟与早年眺望泰山不同,于是写下了这一篇《望岳》。说明作者在经历困苦生活之后,开始以凝重的目光,现实的视角去审视大自然。

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望岳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此诗就作于诗人在西南漂泊时期,大历四年(769)春天,杜甫由岳阳乘船至衡阳,途中泊舟衡山,来到南岳下仰望南岳而作。

三首《望岳》一一读来,虽然题目一样,但是诗中所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时,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正是因为杜甫的百味的人生,才让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佳作。

年轻的轻狂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消磨。相应的,我们的心也会由幼稚到成熟,由目空一切到与人为善,最终到平和。而最重要的是这种经历,正因为有杜甫的经历才会有在这些不朽的诗篇。正因为有这些不朽的诗篇,才让我们看到了杜甫的成长,看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担忧,更看到了他的努力。我想,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