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疾病状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社区居民疾病状况调查

刘丽娜佟云霞

汉沽区中医医院社区科天津汉沽300480

【摘要】目的:通过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天津市汉沽区寨上街居民的慢性病患病及两周患病情况,综合分析以确定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辖区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工作,依据“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进行居民卫生调查。对收集的资料建立Epidata3.02数据库并输出为SPSS数据库,使用SPSSforwindow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32.6%,前四种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这四种慢性病占慢性病患病总人次数的107.8%;两周患病总患病率为28.7%,前五种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脑梗死。通过询问与检查,15岁以上人群现场检出高血压共357人,检出率为15.6%。结论:根据疾病特点,结合社区卫生工作的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确定该社区重点干预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重点干预人群是老年人。

【关键词】非传染性,慢性病,两周患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的威胁的人们的健康,我社区中心从社区卫生诊断的实际出发,严格遵循《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1】推荐的技术操作规范,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慢性病患病情况,确定重点干预的慢性疾病及人群,采取干预手段,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1.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1.1调查对象及样本量

在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辖区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工作,本次居民卫生调查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按照《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要求,采用分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在随机抽取的8个居委会中,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25户,最后共抽取1000个居民户,对抽中的样本家庭中实际居住的全部成员(即居住并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和其他人;如单身居住生活的,也作为一个住户家庭)进行调查。调查居民共2482人,男性1222人,女性1260人。调查户置换率为14.5%,代答率为10.4%,体检率92.1%。

1.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非传染性慢性病患病情况,两周患病情况等。

1.3资料统计分析

1.3.1资料审核、输机录入与数据清洗首先对收集到的社区卫生诊断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可靠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等。居民卫生调查资料由两组数据录入人员分别按调查表顺序进行录入,录入完成后进行两组录入数据的比较,如果检查出某一数据两次录入不同,再与调查表进行核对,修改错误的数据,再进行比较、修改,直至无误为止。然后对数据进行逻辑核查和异常数值的核查,确保进入统计分析的数据准确无误。数据管理软件应用Epidata3.02。

1.3.2统计分析数据核对无误后,由Epidata数据库输出为SPSS数据库,使用SPSSforwindows16.0统计分析软件,根据资料的性质选择适合的统计指标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重点主要是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类变量应用构成比或率;数值变量资料应用均数和标准差或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

2.结果与分析

2.1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

调查人群患病人数为810人,慢性病患病率32.6%,其中,男性人群慢性病患病人数是376人,患病率是30.8%;女性人群慢性病患病人数是434人,患病率是34.4%。本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年龄分布上,从30岁组开始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且从40岁组开始患病率大幅上升,至60岁以上年龄组时慢性病患病率已达69.7%,可以看出半数以上老年人受慢性病困扰。见表1

慢性病病种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高血压患病率(24.55%)高居首位,其他居于前位的慢性病病种依次为:冠心病(8.56%)、糖尿病(4.84%)。这三类慢性病占慢性病患病总人次数(1人患2种及以上)的67.8%(847/1249)。老年人慢性病病种分析显示,其构成与其他人群基本一致,慢性胆囊炎和慢性支气管炎进入了病种顺位的前十位。慢性病排序见表2。

2.2调查前两周患病情况分析

根据居民卫生调查询问资料,该社区居民两周患病总患病率为28.7%,且其中91.9%为慢性病延续至两周内。社区不同性别、年龄居民两周患病情况结果显示,不分性别均以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为最高,其中男性患病率55.2%,女性患病率为62.9%,60岁及以上人群总的两周患病率为59.3%,远大于其他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且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约为18~59岁年龄组患病率的2.7倍。详见表3和表4。

2.3高血压现场检出情况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询问和检查,15岁以上人群现场检出高血压共357人,检出率为15.6%。其中有301人自知患有高血压,现场新发现高血压56人,占检出高血压总人数的比例为15.69%(56/357)。在剔除高血压患者后,其余1738名15岁以上自述无高血压病史的被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现场检出率为3.2%,其中男性检出率为4.6%,女性检出率为1.9%,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见表6、表7。

可见,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现场检出率从40岁开始,检出率明显上升,提示中老年人群,特别是男性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一方面加强健康教育,促使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另一方面应通过建立定期健康查体制度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控制。

3.讨论

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主要疾病,对于合理安排卫生资源,确定社区工作重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社区卫生诊断过程中,通过居民卫生调查获得居民慢性病患病和两周患病的病种资料,综合分析以确定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本社区居民两周患病的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等患病率较高,而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患病病种。前五位疾病患病人次占总患病人次的85.19%,脑卒中类疾病排在了前五位。调查人群的两周患病主要是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可见,高血压和糖尿病依然是社区居民主要罹患的慢性疾病。从慢性病患病年龄特征分析结果提示,本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年龄分布上,从30岁组开始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且从40岁组开始患病率大幅上升,至60岁以上年龄组时慢性病患病率已达69.7%,即半数以上老年人受慢性病困扰,应确定老年人为重点干预对象。

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对社区居民健康影响较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根据疾病防治特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应是本社区控制与干预工作的重点,而这些疾病的发病受多个因素长期影响,因此对于这些疾病的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人群,而这些疾病的患者管理重点则是高发人群老年人。

参考文献:

【1】董艳敏,《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