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人本位护理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人本位护理的临床分析

姚小桂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人本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上半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的老年患者127例参与本次研究,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本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药物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总依从率73.33%;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大,受到疾病影响身体不适较为明显,造成患者不良情绪重,治疗配合度低,通过人本位护理的实施,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的缓解,治疗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人本位护理;效果

本文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人本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特选取2016年上半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的老年患者127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分组对比的形式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上半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的老年患者127例参与本次研究,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收集整理,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均接受积极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同时对患者的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做好基础工作。观察组采用人本位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病情的长期困扰,心理压力重,容易产生抵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细致,面带笑容,对患者的陈述耐心倾听,并给予患者鼓励,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和依从性。(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宣传,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述,可针对患者的情况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过程,让患者对疾病、治疗等情况可以全面、深入的了解,消除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充分而造成的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同时应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长期服用的必要性,药品使用禁忌、时间、不良反应等全面详细介绍,让患者建立治疗的积极性、依从性。(3)用药护理:抗肺结核药物使用要求患者清晨空腹,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会降低。优质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与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改变用药的剂量及调整用药时间,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降低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4)自我管理:抗肺结核药物是需要长期用药,所以患者入院的阶段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帮助患者制作服药记录卡,养成患者用药记录的习惯。即使患者出院后,也可以通过记录卡培养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家属做好沟通,患者用药的时间、注意事项等,叮嘱家属应严格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5)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交流,结核病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加之社会的压力,患者容易情绪波动。家属应积极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与支持。护理人员可协助家属做好护理的工作。患者出院后,应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家庭随访,对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情况及时掌握,方便指导患者。对患者及家属有疑问的地方详尽解答。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药物依从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都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1],判定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情况,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情况越严重。

1.4判定标准

依据ARS量表对患者的药物使用依从性进行判定[3],量表评分为0分到10分,8分以上判定为完全依从,6分到8分判定为部分依从,低于6分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率(%)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总依从率73.33%;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传染病,多以呼吸道进行传播,主要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发热、呼吸困难[2]。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周期普遍较长,若早期未给予有效治疗或效果不佳,疾病进展可导致病变转移,诱发诸多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危害极大[3]。而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患者本身就有很重的心理负担,加上长期受到疾病影响,加之患者的年龄较大,心理状态并不容乐观,多会产生自卑、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率;还有部分患者认知相对受限,常担心疾病进展或治疗无效,导致治疗配合度下降;也有少部分患者对疾病不够重视,缺乏治疗积极性,不能坚持规范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以上种种长此下去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下降严重,而此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4]。人本位护理从患者的心理、身体等多方面进行优质护理,全面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患者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对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可以积极配合[5]。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薛新荣.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2):118-118.

[2]刘岩,张冬平,孙翔,等.人本位护理在糖尿病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5):221-222.

[3]陈烨,张玉玲,柏建雪,等.人本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245-246.

[4]关连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218-219.

[5]谢菲,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