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助力古诗词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微课助力古诗词教学

陆凤春

陆凤春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龙兰小学537118

【摘要】“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古诗词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是其他文学样式不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古诗词教学近年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语文教材里所选入的古诗词篇目也不断增加,但是,古诗词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加强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古诗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40-01

前言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创造出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教学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结合电子白板加强微课古诗词教学效果

首先,上微课时,一个简短的视频播放,能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场景,起到情、景、意互相交融的效果,把学生深深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观意识大大增强。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微课穿插在电子白板中,无疑又增大了电子白板的使用功能,两者互相灵活使用,既不互相干扰又能各自发挥特长,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其次,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打开电子白板,播放视频课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动画演示功能,再利用微课设置本课的知识难点,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对于没有理解或没有学懂的问题,可以在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时随时提问,使知识简单化和有趣化。比如在教学《山行》[1]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唐朝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名叫杜牧。有一年秋天,杜牧坐着车去观赏山中的美景。走到山中,他看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通向山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播放微课视频,做到“声画同步”。“杜牧把他看到的美景写成了一首古诗,你们听!”课件出示古诗全文。“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这里这个‘爱’字是什么意思呢?应如何理解?”这样本课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再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和感悟能力。这样的课堂使古诗词教学更加高效了。

二、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词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在一首诗或一首词中,往往会因为一个关键字或词炼得好,或者因为在诗词中有一句诗流传千古,而使整首诗或整首词显得更加生动感人。为了扫清学生在课堂上赏析古诗词的障碍,教师可以在课前把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进行部分详细解析,录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或者是课后观看。课前观看,可以扫清理解上的障碍,课后观看可以弥补课堂上掌握不牢固的知识。例如在讲到宋祁的《玉楼春》[2]时,“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在此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用得最好,教师可以在录制视频时解析: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中教师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赞扬与热爱,教师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官务缠身之余观赏春天美景时的那种喜悦之情。“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作者时任上书之职时,被称为“红杏上书”。“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沈雄也在《古今词话》中写道:“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这样讲,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本诗的重点字词,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名家对此诗的中肯评论,不但让学生掌握本诗的重点,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如在讲到李煜的《虞美人》时,本词中的千古名句是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首先教师在微课视频中要讲出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接着再阐述这两种修辞手法在本剧中使用的妙处,用夸张形容词人愁之多,用比喻修辞形容词人愁之长。除此以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李煜此时的情感,教师可以引用李煜的《浪淘沙令》中:“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聚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让学生理解词人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愁苦同样寓于这“流水落花”之中。作者把愁比作水,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有人就因为李煜的这句话,把《虞美人》又叫做“一江春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一样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愁”是很抽象的,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作者这样一比喻,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形象,使充满了极度悲愤凄楚的感情色彩,大有滔滔江水,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任凭无法阻挡的愁情奔涌,汇成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此来让学生准确地体会与把握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以保证学生能够从情感上近距离接触作者。

三、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拓展

每一位教师对每一首古诗词教学设定的重难点不尽相同,在课堂上的教学表现也就不尽相同,再加上课时紧张,于是,当一节古诗词教学结束时,有时就会留下一些比较重要却又没办法在课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来自于学生学习新知后急于探究的。如:作者还写了哪些诗?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感慨?同类的诗词还有哪些?遇到这些问题,教师总是以“你们自己回去再查查资料吧”作为结语来敷衍。这么做,就会削弱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如果在教学之后,设置一节拓展延伸的微课供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习《送元二使安西》[3]这首古诗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制作了微课视频,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那地那人那情,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做到举一反三,从学一首诗到学一类诗歌的有效转化。

结语

因为古诗词与教师相隔年代久远,不但有时间上的差异还有语言上的差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微课视频,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曾先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6(23):122-123.

[2]李莎.微课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03):28.

[3]孙丽圈,张兴.巧用微课助力古诗学习——以《送元二使安西》教学为例[J].新教师,2017(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