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在教学创新中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赞赏在教学创新中的探索

姚丽

姚丽(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河南虞城476300)

【摘要】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赏,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需要赞美和赏识。

【关键词】赞美;赏识;尊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需要赞美和赏识。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里,认为“玉不琢不成器,树不穿不成材。”也就是说教师把精力,放在专挑学生的毛病上,认为“毛病会在我们的高压下,有所改正,殊不知,毛病会越挑越多,而绝不是越挑越少。”在现今的教育趋势是:强调个性发展,在注重个性教育的理念下,我认为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上,因为“美的东西越赞美越多、越美。”

1.赞美和批评适时适度

当我们先放过学生的缺点,关注他们的优点时,他们会更加努力,这是为了证明他们是优秀的,也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信任,在我进行教学中有一位优秀的学生,但在复习考试期间表现出浮躁来,在一次作业检查中,我表扬了他:“你的字体有进步,即注意了字的结构,而且也注意了顿笔。”赞赏使他面露喜色,我又接着说:“但做题的正确率却下降了……”赞美使人温馨和感动,能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学生需要这种善意与美好的表达,赞美和批评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教育,赞美是教师把学生的希望转化为现实的艺术,而“当头棒喝”或批评的玄妙恰在于它的适时适度,几句真心赞美也许会创造一个奇迹,而几句不当批评却可能葬送一个人的希望,几天过后,我发现这位同学不但字体更进步了,而且学习态度也端正了,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进步了!”“希望你继续努力!”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充满憧憬和理想,而当学生感悟到赞美之后,赏识往往能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产生经典的“皮革玛利翁”效应,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的一句赞美,一番赏识,可能惠及学生的一生。

微笑如歌,赞美似蜜,让我们充分发挥教育机制,去捕捉学生身上闪现的瞬间火花,为学生奉献内涵深刻的赞美,一个善于把赞美献给学生的教师也一定是时时能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人,因为善意与美好的表达,必然是双向的,让我们用爱作为教育的动力,多一些赞美,多一些关爱,让学生的心灵得以舒展、快乐而轻松地飞翔。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真诚地热爱学生,我们就能时时地赞美学生,鼓励学生,适时地警醒学生。学生喜欢赞美,害怕批评,但他们更恐惧的是漠视和忘记。对于这些,教师亦需多多关注,用鼓励和关怀去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2.在赞赏中获得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主要是缺少参与学习的激情,缺乏自信,存在怕错、怕回答不好会受到批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走出自卑的阴影。比如,我班大部分女生上课不敢发言,甚至不敢读书,针对这种现状,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同桌互读的形式,在巡视中,我来到一个女生的旁边轻声地在她耳边说:“想不到你的声音这么动听,只是声音低了些。怎样,再来一遍?自己读,声音放高一点,争取让全班都听到。”在老师的鼓励下,该生大声地读了出来,得到了一片掌声,说来奇怪,在后来的“读”中,该生都积极参与,而且还带动了许多女生,使课堂活跃了起来。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在课堂上,教师的赞赏评价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注入兴奋剂,释放学生的潜能,而且还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习成为一个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激起学生千百次的希望”。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该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真正做到热爱孩子,包容孩子,允许他们犯错误,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相信一定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3.在赞赏中获得方法

阅读,本质上是一次独创性很强的精神之旅,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因此,通过赞赏评价来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非常必要。然而由于小学生易受到年龄、阅历、认识等问题的制约,要使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让教师、教材、学生的心灵之间产生共鸣,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巧妙的引导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在“赞赏”的同时,进行“引导”,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同时学到学习方法,在片断的教学中,无论是指导阅读,还是体会感情,或是交流读书感受,教师始终把“赞美”与“引导”融为一体,在激励的同时,教会了学生如何读书,学生也在老师的褒扬中,学到了读书的“方法”,做到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使得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4.在赞赏中激励质疑

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探索欲,基础较好的学生最容易处于这种状态。因此,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在赞赏的同时也要激励他们不断探究,不断创新。在教学《古井》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汇报阅读感受,学生说从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可以体会到人们对古井、对井水的喜爱之情。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既然人们喜爱井水,珍惜井水,为什么路面总是‘湿漉漉的’,从‘湿漉漉’这个词分明可以看到人们不珍惜水,浪费了很多水。”这时,老师笑着说:“你的想法真独特,是啊,人们珍惜水,可路面为什么总是‘湿漉漉’的?作者这样描写是否自相矛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通过再次深入读书,学生最后总结出:作者写挑水的时间是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挑水人,难免路面总是湿漉漉的,作者这么写是为了表现古井的贡献之大。当然要是能做到路面不“湿漉漉”,珍惜每一滴水那是最好的。

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跃。老师在赞赏的同时,引导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质疑,将学生的“满足”内化为克服困难的动力,既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又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在学生的操行评语中赏识学生,表达老师的期望

操行评语不仅给学生看,而且还给家长看,如果老师在评语中赞赏学生的长处,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给家长争气,会更有信心,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受到激励和感染。如,我在一位同学的评语中写道:“你的热心肠,你的集体荣誉感,你的淘气调皮,是我最欣赏的一面,也是同学们对你印象最深的一面。期末时你的刻苦也让我感到些欣慰。

赞赏是一门艺术,作为它的外在形式的表扬、称赞、激励也必定要讲究艺术。轻易否定孩子,不仅容易抑制孩子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孩子一生有自卑心理。作为老师,及时赏识学生的特长,赞赏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会成为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都可以重塑学生的自信。可见,在教育中学会赞赏学生是何等的重要。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倡导个性解放,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老师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能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赞赏是一种美的熏陶,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这样的语言对孩子们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教师应学会尊重、赞扬、赏识自己的学生,让他们的心灵得以舒展,快乐而轻松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