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小学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刍议中小学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郭红梅

(陕西省西乡县第四中学,723500)

摘要:校园足球作为一项教育活动,首要功能在于立德树人,锻炼青少年意志品质,其次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后才是担负振兴中国足球的任务。

关键词:校园足球;育人;全面发展;实践与探索

校园足球作为一项教育活动,首要功能在于立德树人,锻炼青少年意志品质,其次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后才是担负振兴中国足球的任务。校园足球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中国足球的发展进入新历史阶段。我们学校注重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被评为“汉中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开设了书法、合唱、舞蹈、劳技、田径、乒乓球、篮球、足球等18门校本课程,其中校园足球已经成为西乡四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特色项目。为了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学校体育工作、校园足球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学校从2004年开展校园足球工作,2009年开始把校园足球普及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至今已进行了十二年的探索与实践。西乡四中校园足球的特点是全员足球、全面推进、全面育人。全员足球,就是全校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校园足球运动中来;全面推进,就是把校园足球运动贯穿于学生的课上课下,贯穿于学生的校内校外;全面育人,就是通过校园足球运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到2014年,形成了“人人能踢球、班班有球队、月月有比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西乡四中校园足球模式。

1.确立校园足球理念,引领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多年来,学校在校园足球理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2011年,提出了“小足球,大教育”的校园足球理念。校园足球对于学校而言,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游戏项目,它是体育,是教育,是文化,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学校体育功能的角度来讲,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二是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三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所讲的,“校园足球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理念的引领下,2012年,学校把“以球润德、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育美”作为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目标。目的是通过校园足球的开展,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以球润德”就是要通过校园足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球健体”就是通过校园足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让每个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让健康伴随学生的终身;“以球启智”就是开启学生的智慧;“以球育美”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构建复合型足球教师团队

多年来,学校教师经过个人学习、校外培训、专家教练引领,实现了足球专业与教育专业的整合,学校由原来的1名足球教师发展到现在的4名。他们的足球课、足球队训练获得了县教育体育局和教研室的认可,曾多次为全县的体育教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上观摩课、示范课。目前,学校形成了一支由足球专家、专业教练、足球教师组成的复合型足球教师团队。

3.精心设计足球活动,推进校园足球全面普及

在校园足球实践过程中,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09年,明确了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的思路,目的是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

3.1让足球走进课堂

3.1.1落实每周每班一节足球课

2010年9月起,学校在每个年级落实每周每班一节足球课,并进行了足球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了五段式足球课堂教学模式。

3.1.2编制了《校园足球课程标准》

2011年9月,西乡四中开始编制《校园足球课程标准》,从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技能、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思维能力、运动保健六个领域,明确了各年级校园足球的目标。

3.1.3开发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2011年12月学校开始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明确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建议,为教师上好足球课提供了保障。

3.2让足球走进课间活动

2011年4月,学校在学生做好国家规定的两套广播体操的基础上,创编了“快乐足球”课间操,并先后进行了7次修改完善,固化为学校足球课间操。足球课间操将音乐、舞蹈、足球融为一体,深受学生的喜爱。

3.3让足球走进课外活动

开展“足球大课间活动”为了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13年,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由全体学生参与的“足球大课间活动”,形成了学校常态足球课外活动机制。创办了学校“班级联赛”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真正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2014年12月,学校创建了“班级联赛”,形成了西乡四中“班级联赛”的常态机制。

“人人能踢球”:就是全员参与、全员足球。现在学校一千名孩子都非常喜欢足球运动。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踢到球,学校每天安排一套足球课间操,每周一节的足球课,每周都有足球课外活动。每个学生每周训练时间超过3个小时,足球队的孩子每周训练达到6个小时。“班班有球队”: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每个班都建立了足球队,学校现有班级足球队24支,校级男子足球队3支、校级女子足球队3支。

现在,足球课、足球操、足球课外活动、足球赛、已成为西乡四中足球模式的有力支撑。

4.创新工作运行机制,保障校园足球顺利进行

在实践中,西乡四中解决了校园足球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校外足球专业教练的聘任和使用、校内足球教师的培养、足球课程的开发、足球队的建设、班级足球联赛的组织、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足球场地的有效使用、足球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如何获得家长支持等等。十几年的校园足球工作,使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强了、足球队水平高了。学生的荣誉感、意志品格、永不服输的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增强,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所缺乏的抗挫折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学校的校园足球工作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家长的认可。西乡四中以敏锐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执着的精神、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校园足球普及之路,形成了一套校园足球育人体系。西乡四中校园足球模式带动了区域校园足球的开展,学校和西乡三中、西乡六中每学期进行足球赛联谊活动。学校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与创新,形成了“人人能踢球、班班有球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西乡四中校园足球育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面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部把校园足球作为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作为校园足球活动的载体和实施者,要秉承育人为本的理念,把当代中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廷安,陆煜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22-25,31.

[2]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3):106-108

作者简介:郭红梅(1982.08-),女,中共党员,陕西省西乡人,毕业于咸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系,本科,现任教于西乡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