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3

高职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

张映红韦林

张映红韦林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为了推广示范性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进而产生共振效应,带动高职院校整体提升,本文以高职《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为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的立体化教材开发的经验和方法,为高职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提供一种方法和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课程立体化教材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1-0004-03

一引言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是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在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过程中,是我院首批教改的课程之一,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为了打造与国家精品课程相适应的教材,充分体现我院《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教育教学成果和特色,打造品牌专业,提升课程内涵的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进行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和实践。

立体化教材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为课程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体化教材建设已成为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路

高职《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是以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紧围绕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依托地方产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编写思路、教材体例、教材形式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对教学资源、技术资源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全新的《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为课程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

三《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课程立体化教材的表现形式通常有纸质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电子图书、案例库、试题库、资料库、网络课程、实践指导手册、视频资源等。高职《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主要以纸质教材(主体教材、实践教程)、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网站等项目为主。

1.课程主体教材建设

课程主体教材主要介绍课程主体知识,是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有本质的差异,使教材的体例和结构与传统教材相比有颠覆性的变化。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主体教材编写思路,是以汽车零配件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经历,从设备操作员——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设备主管职业岗位的所需的职业能力,而设计出“操作者的预防维修”、“维修班组的预防维修”、“车间级的设备管理”、“企业级的设备管理”4个学习情境为课程主教材主体结构。又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计了若干个学习任务为教材的分支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形成了4个学习情境和9个学习任务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主体教材结构。而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即相当于传统教材的章和节。

课程主体教材内容与传统的教材基本一样,无非是设备前期管理、维修管理、运行管理、润滑管理、备件管理等内容,创新之处在于将这些内容融入了具体的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任务之中,并按企业设备管理不同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重构。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对课程主体教材内容进行排序。其次,根据企业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更新,新增加了规范化的设备点检体系、设备5S管理和可视化管理等教材内容,见表1所示。

重构后的课程主体教材内容,更符合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企业的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人员岗位的任职要求,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主体教材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编写,正文体例是由“任务介绍(任务描述)→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知识准备→案例(任务实施)→归纳总结→想一想,做一做→学习参考资料”几项构成。

2.课程实践教程建设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实践教程是配套课程主体教材,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教材。其实践教材结构体系与主体教材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实践教材将设备管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化为若干个实践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实践教程又分为实训操作训练和案例分析两大部分内容。对于实训操作训练部分,主要运用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设备维修保养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而对于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引用企业设备管理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掌握设备管理方法的运用。实践教材的编写形式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文体例格式是由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与要求→知识准备→工作流程(案例分析)→任务工单→任务考核表构成,其作用在于方便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明确所要掌握的技能和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实践教程具有构思新颖、结构清晰、资料详实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突现课程立体化教材的科学性、实践性、实用性。

3.课程CAI课件建设

CAI课件不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和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是一种以助教助学为目的的,可以和学生形成双向互动的电子教材;它是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的;是纸质教材的提升和精练。我们依据课程的纸质教材内容,运用PowerPoint技术和Flash技术,制作了与纸质教材配套的《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CAI课件。通过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及运用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影像,使枯燥无味的原理动感化、复杂化的问题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和联想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企业实际生产设备管理的感性认知过程,我们走进企业,拍摄当地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需使用不同的设备,企业对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也有不同的图片和录相,并做成CAI课件。其次,在CAI课件制作中,我们创造性地引入了“微格教学技术”,将学生进行设备维护操作的练习用录像、摄像设备记录下来,并利用流媒体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学生操作完成后可以即时回放,为学生的操作提供及时的反馈。并将记录下来的学生的操作视频放置在课程网站上,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访问课程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4.课程网站建设

课程网站是课程主要的辅助教材。我们依托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网站(http://sbglk.kc.lzzy.net),设计和建设了“课程标准”、“课程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微格录像”、“教学资源库”、“学习包”、“在线测试”、“学生之窗”、“有问有答”十个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特色鲜明,为师生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

其中“课程标准”、“课程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栏目主要为教师服务,统一课程学习目标和内容与考核要求,共享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让教师教学时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运用“教学课件”、“教学资源库”等栏目资源,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减轻教师备课量和教学工作量,也解除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存在的后顾之忧。

“教学录像”、“微格录像”、“在线测试”等栏目,可方便学生课余网上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加深对课程主体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同时,“有问有答”栏目,还搭建了师生交互式的教学平台,可以通过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活动,为学生释疑解惑提供便捷通道。特别是“学习包”栏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中所需要的相关资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学习、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还有“学生之窗”栏目,展示学生在企业服务工作中的风采,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之后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资源库”栏目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师生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管理相关职业岗位的信息和设备管理发展方向及设备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等信息,我们还连接了中国设备工程、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人论坛等专业网站。

四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实践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以国家高职高专示范性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为切入点,通过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主要由课程团队、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团队、企业设备管理专家合作完成。课程主体教材和实践教程均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精品课程《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全套教学资源,已按教育部的要求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已被我院07级、08级、09级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使用,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其中纸质教材与电子课件配套,使教学过程变得方便轻松;用多媒体形式表现纸质教材内容使知识点呈现生动形象;网上学习与交流,补充课堂教学不足,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从而较好地完成《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教学任务。

五结束语

高职《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在建设与实践的过程中,其创新之处表现为下列几点:

第一,将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开发融入地方汽车产业链,以来自企业设备管理真实工作任务及解决方案来推动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设备管理专家合作,企业专家提供真实案例和资源,专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方法,对课程立体化教材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和建设,将企业实际工作和教育教学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过去教材开发脱离企业工作实际的问题。

第二,在《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中,兼顾社会需求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立体化教材设计中不仅充分考虑完成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还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需求贯穿于职业能力培养之中。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曾令琴.高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2):32~33

[3]张映红.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邱寄帆、王海春、魏中、周兴.精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立体化教材建设[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5]陈湘、欧阳广.基于工作流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98~100

〔责任编辑:李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