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观察

方文珍

武汉市武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430084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及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并观察两组急诊救治时间。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89.19%(33/37),对照组为86.67%(26/37),组间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并提高了急诊救治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患者以心律不齐、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如何提高急诊抢救效果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急诊护理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重要环节,因而需进一步优化其急诊护理。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化护理流程,为进一步探明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74例受试者中已排除: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入院前死亡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外周血管血栓形成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等。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1~76岁,平均(58.47±17.53)岁,梗死位置:21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8例下后壁,8例高侧壁。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0~76岁,平均(58.13±18.01)岁,梗死位置:18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9例下后壁,10例高侧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位置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及护理,包括吸氧、心电监护、溶栓等;观察组则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2.1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

护士长协同急诊科护理人员共同商讨制定具体的护理路径,并请急诊医师和专科医师共同参与讨论,提出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和优化护理对策,护理路径应从120接诊至专科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制定后,组织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模拟演练,注意培养护理人员协作意识,保证每个人熟练掌握救治流程,可在接诊后迅速开展急诊护理路径。

1.2.2快速接诊与分诊

接收120救护车相关信息后,立即开始抢救药品、器械准备,并迅速开辟绿色通道,先救治再付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急诊后,一组护理人员负责清理气道、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开始心电监护,另一组护理人员需在1~2min内完成简单的体征症状观察、病情询问,,尽快评估患者病情,并开始分诊工作。尽快通知医生患者相关指标,并按医嘱实施全面护理配合抢救,尽快通过静脉通道输注抗凝、溶栓药物,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同时采集血样尽快送检。对于存在机械通气指征者,应准备气管插管,尽快开始机械通气治疗。

1.2.3协调相关科室

抢救期间,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师,对于手术指征者,应配合医师进行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同时处理患者心力衰竭、休克等不良反应,手术室准备好后,协同医师,并带上简单急救材料尽快送患者进入手术室治疗,并快速逐项完成交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进行严格记录。同时,监测两组患者救治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率比较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救治结果比较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89.19%(33/37),对照组为86.67%(26/37),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优化护理流程的高效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和有效性,在各类心脏急危重症急救中应用较多,并取得了较好的救治效果。为此,本院基于急诊护理路径的基本流程与理念,结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要点,总结了针对性的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护理环节进行了精简、优化和改进。临床实践表明,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可知急性护理路径在优化护理效率方面较为理想,有助于缩短急救处理时间,为患者争取治疗的黄金时间。进一步追踪患者救治成功率发现,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89.19%(33/37),对照组为86.67%(26/37),组间差异p<0.05,可知急诊护理路径也提高了救治效果,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护理措施正确、快速、有效等密切相关,提示急诊护理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并提高了急诊救治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5(03):25-26.

[2]孟晓杰,郝君华.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5(05):557-559.

[3]姜浩.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5(16):146-147.

[4]陈晓梅.急诊护理路径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5(34):93-94.

[5]李迎春.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7(2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