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用药分剂量现状分析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我院儿科用药分剂量现状分析与探讨

陈妮诗

陈妮诗(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我院儿科药品分剂量的方法,评价我院儿科药品分剂量现状,将成人药品分剂量用于儿童存在安全隐患。阐明开展儿童用药临床研究、开发儿童专用药的必要性。

【关键词】儿科药品分剂量儿童用药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383-01

我国大约3500药物剂型中,儿童使用的剂型仅有100余种(包括中药制剂),只占整个药物制剂品种的1.52%,在专门的儿童医院,加上医院自制的药剂,儿童专用剂型的也不会超过30%,和儿童人口占总人口22.4%的比例严重不相称。

我院是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据儿科用药情况的调查,儿童用药品种数在300种左右,且多数是成人用品种(剂型)用在儿童身上,专门用于小儿的特有品种和剂型只有30多种。

由于新药研发中数据积累不足,临床实验少,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缺失,多以“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等字样描述,使得药品应用剂量难以把握。由于缺少数据,医师只能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与成年人的比例折算出给药剂量,将成年人用药品的一半或其中的几等份分剂量给患儿使用,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其剂量甚至为成年人剂量的1/10~1/5。剂量错误是新生儿等儿童给药错误最常见的原因,因此探讨药品分剂量使用的方法,确保分剂量药品的恰当性及剂量的准确性,对于提高儿科合理用药水平至关重要。

1我院儿科药品常用的分剂量方法

我院儿科常用的药物剂型有:片剂、注射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溶液剂以及一些外用制剂,其中片剂、注射剂是最常用的剂型,占儿科用药比例的近70%。

1.1片剂分剂量的方法

目前我医采取的仍然是目测人工分剂量法。这方法仅适用于将整片药片分成1/2、1/4片。由于缺乏适合儿童的剂型,在给儿童用药时,往往会出现“半粒、半片”的现象,破坏了原来的剂型方式,如我院常用的布洛芬缓释胶囊,破坏后只能当速释型使用,起不到原来的剂型效果,变成速释剂型后产生的突释效应很容易导致药物中毒,还可能造成剂量误差,值得临床用药重视。

1.2颗粒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分剂量的方法

颗粒剂分剂量大多采取目测估计的方法,其平均装量一般较药片的平均片重大,分剂量后每包的装量差异也较小。颗粒分剂量法存在的问题。(1)剂量不准确。(2)影响药品的稳定性。(3)操作过程不规范。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外观剂型被破坏无法辨识,处方复核时亦无法辨识调剂药品是否正确,影响患者用药安全。

1.3口服溶液制剂分剂量的方法

液体口服制剂分剂量的准确性与每次取样量大小及量具有关。通常采用药瓶刻度线、汤匙、量杯对溶液进行分剂量。取样量越小,准确性越低,不同量具准确性不同,以药瓶刻度线为取样标准的准确度最低。

1.4注射液分剂量的方法

例如处方地塞米松注射液(规格为5mg∶1mL)3mg,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在剂量与体积之间进行如下换算,3mg×1mL/5mg=0.6mL,抽取时应使用量程为1mL的注射器,但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为了方便省事,一般凭经验抽取地塞米松注射液数滴,或使用量程为5、10mL的注射器抽取,这样就会导致误差较大很难保证分剂量的准确性,因而也无法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用药。

1.5外用药膏剂、滴眼剂、滴鼻剂

外用药膏剂、滴眼剂、滴鼻剂都是成人剂量,浓度存在问题,儿童皮肤容易引起刺激。对于一些成人使用的滴鼻剂,如给婴幼儿使用,由于浓度较高,可能仅一滴就会导致药物中毒。

2对策及建议

2.1完善医药产业政策,支持鼓励药企开发生产更多适用于儿童的药品

儿童用药领域也已经从传统的抗感冒药、抗感染药、止咳平喘药、维生素类药等扩展到了新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用药、降胆固醇和降糖药等领域。国内厂家宜调整资源,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儿童用药领域,可以用现有药品资源,将药品研制成更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如口服糖溶剂、颗粒剂、滴剂。还可以生产一些儿童适用的,能起全身作用的栓剂、贴剂、中药溶剂,提高儿童的依从性。也可以制成适合儿童的缓释或控释糖浆剂,减少用药次数。即使成人药品,也尽量在生产中有适合儿童用药的小规格,在片剂模上刻印上1/2,1/3,1/4切割线,有利于分配的准确性。

2.2进一步加大儿童用药临床研究力度,确保儿童用药安全

在大多数药品说明书中会有这样的标识:12岁以下儿童没有相关资料。这是因为儿童个体的特殊性,如取血困难、试验者难招募等导致其临床试验比较难以开展。实际上专门针对儿童用药的开发,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均处于尴尬境地。建议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制药企业加大儿童专用药品的研发力度,组织学科专家编写、制定儿科用药规范,利用儿童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从各个系统的用药入手、按药品的名称、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适应性、禁忌证,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给药说明,找到更适合的儿童药物。使临床医师在儿童用药方面更加精准,有章可依,促进儿童用药的安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