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24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眼外伤246例临床分析

文艳

文艳(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四川都江堰611830)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3-0144-02

【摘要】眼外伤是基层综合性医院眼科急诊常见病种之一。本文从基层综合医院眼外伤患者246例着手,从致伤原因、首诊时间、受伤程度及愈后等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目前眼外伤在基层医院一期及时处理与恰当的治疗,对视功能恢复,降低致盲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于1999年至2010年共诊治眼外伤246例患者,男162例,女84例,年龄6~72岁,其中6~14岁21例,15~30岁83例,31~60岁107例,61~72岁35例;共303眼受伤:其中双眼受伤57例,单眼受伤189,其中右眼受伤103例,左眼受伤86例。

1.2致伤原因钝挫伤92例,爆炸伤43例,锐器伤57例,化学烧伤38例,热灼伤12例,辐射伤10例。

1.3首诊时间24h内就诊158例,3日内就诊56例,3~7日内就诊21例,7日以上就诊11例。

1.4诊断情况眼睑裂伤37例,结膜裂伤19例,泪器伤12例,巩膜伤59例,前房积血47例,角膜损伤29例,晶体损伤22例,玻璃体损伤18例,视神经网膜眼球壁损伤及眼内异物15例。

1.5治疗情况非手术治疗68例,清创缝合62例,眼表异物取出术25例,眼球破裂伤探查修补及异物取出54例,白内障摘除术23例,眼内容物剜除8例,眼球摘除6例。术后视力情况见表1

2结果

视力标准参照WHO盲及低视力标准,均为患眼裸视,而非最好眼的矫正视力。

3结论

眼外伤是基层眼科急诊常见病种之一,近年由于我市工业减少,特别是机械加工工业及化工业的减少以及职业防护意识的加强,机械性眼外伤及化学伤比例下降,随之上升的为钝挫伤,诱因多为意外因素。眼球的解剖结构决定了易致伤性及视功能恢复难度,特别是严重的眼外伤,往往既是致盲和低视力的重要因素,部分还会导致面部畸形(严重的眼睑撕脱伤)。我院由于在眼外伤一期选择了恰当治疗方式与果断的手术时期,视功能恢复理想,降低了致盲率,但仍存在过度关注中心视力,而未兼顾周边视力。

4讨论

基层医院眼科常为眼外伤首诊单位,故在眼外伤治疗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远期视功能恢复有决定性临床意义。眼外伤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社会工作,基层医院眼科在这项社会工作中应当担任主角,通过拟定周密计划,走进学校、社区、单位等,针对各年龄段、各类职业,向社会普及眼外伤防护知识,这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同时建立眼健康档案,提高基层群众的眼保健知识,实现眼外伤的可避免性。

参考文献

[1]赵堪兴.眼科学.第七版.

[2]周垂仁.二级医院开放性眼外伤的急诊诊治体会.重庆医学,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