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观察

何静

资阳市中医医院,四川资阳市641300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常规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探究组同时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持续4周后,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在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MA、ADL评分均有提升,但探究组更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和积极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能力,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护理;中风偏瘫

中风,也就是脑卒中,是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症,发病急骤,病情复杂且变化快,死亡率、致残率高[1]。偏瘫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通常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半身不遂,患者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近年来,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有着良好应用。本文主要对110例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进行研究,系统剖析中医针灸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头颅CT、MRI、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符合脑中风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纳入标准:(1)确诊为中风;(2)卒中恢复分级II~IV级;(3)年龄50~70岁;(4)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治疗知情并同意配合。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昏迷、心血管疾病、精神病史等患者。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核准。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均为55例。其中,探究组:男29例,女26例;52~64岁,平均(61.3±2.6)岁;发病到入院时间2~6h,平均(3.5±1.1)。常规组:男患者31例,女患者24例;55~62岁,平均(61.1±2.3)岁;发病到入院时间2~7h,平均(3.7±1.0)。2组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病程等存在一致性(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专科治疗,并给予营养神经、促脑神经组织恢复等药物;同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包括:(1)肢体运动训练,在患者病情和体征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一是被动运动,指导并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活动,主要是正确摆放体位、患侧肢体被动运动、躯体按摩等,患侧从大到小关节活动,力度逐步增大,包括被动屈伸、内收、外伸、旋转等运动,2~3次/d,15~20min/次;二是主动运动,待患者患侧功能有所恢复后,再通过示范和视频讲解,引导患者开展主动运动,包括上肢上举、翻身、调整坐位、立、行等训练,必要时借助辅助器械训练,加强健肢训练,2次/d,10~15min/次,依照患者康复状况调整运动量和强度。在患者可坐稳后协助在床边站立训练,在能持续站立10min而不感疲劳时可进行步行训练,循序渐进开展。(3)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训练,由责任护士示范,再指导并协助患者模仿,包括穿脱衣、刷牙、洗脸、梳头、进餐、沐浴、如厕等,指导患者进行,3次/d,20~30min/次;同时,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训练,以免出现意外事件。(4)语言能力训练,鼓励患者语言交流,引导其从单音节开始,逐步到多音节,并指导其模仿电视或广播播音进行训练,让其掌握语言基本交流技能,适时给予患者鼓励,增强患者信心。

探究组在康复护理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具体操作:选定主穴位,包括肩髃、曲池、合谷、外关、阳陵泉、足三里等,再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加穴,如上肢偏瘫,则加大椎、肩外俞、阳池等穴;如下肢偏瘫,加风市、委中、太溪等穴;如口角歪斜,则加人中、地仓等穴。依照中风性质应用相应手法,深刺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在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健、患侧交替针刺,1次/d,5次/周,连续进行4周。

1.3观察指标

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测患者功能康复情况,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康复越好;同时,用ADL量表评测患者日常自理能力改善效果,涵盖进餐、沐浴、洗漱、穿脱衣物、如厕、上下楼梯等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恢复越好。

1.4统计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本研究资料,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以t检验,P<0.05为有无统计意义判断标准。

2.结果

在护理前评测,2组患者FMA、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4周后,探究组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两组护理后比较,#P<0.05

3.讨论

偏瘫是脑中风患者常见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可塑性强,正常情况下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中,高层次中枢或通路受损害时,该类细胞会苏醒,迅速发挥相应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可作用中枢神经系统,重建运动投射区,使休眠脑细胞得以苏醒,也可让受损神经细胞恢复,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传统中医学认为[3],中风偏瘫病机在于气血不畅、阴阳失调难养血脉。采取中医针灸,针刺患侧对应穴道,包括颈、躯干、头等部位的穴位。通过针灸可扶正祛徐,养元气,以改善机体功能。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穴位可刺激血供应,促进神经生,尤其是针刺曲池穴,可扩张脑血管,加快血流,进而使脑神经纤维再生加快[4]。康复护理配合中医针灸,可有效提升神经系统兴奋度,促进受损脑组织细胞有效修复,更快重组,加快重建机体运动、平衡系统。本研究中,探究组在早期康复护理同时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护理后FMA、ADL评分显著改善,均高于单一康复护理的常规组(P<0.05)。与易小琴的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5]。

综上而言,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在中风偏瘫康复治疗中有着确切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谢静霞.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10:80-82.

[2]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111.

[3]沈晓华.针灸配合康复护理治疗中风偏瘫中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7(6).

[4]王红,鲁志凌,李娓.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93-94.

[5]易小琴.中医针灸与康复医学相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3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