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的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的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研究

谢峤

谢峤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300191

摘要将过程性评价引入自学考试可完善现有评价体系,保证自学考试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分析自学考试发展现状和不足,关注考生发展需求,改进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标准、扩展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方式,以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应用型人才质量提升和自学考试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过程性评价

建构主义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其主要思想是:人的心理、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是因为与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同化和顺应的结果。学习即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评价,这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世纪80年代,教育家和学者普遍认识到学习的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过程中。斯克里文在其1976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提到,过程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通过分析教育方案、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提高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情况、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从而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向,同时,教师通过这一评价机制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诊断。

开展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的必要性

自学考试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始于1980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凭借其开放性、灵活性和权威性,自学考试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我国教育考试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目前全国共开考600多个专业的2000多门课程,自考毕业生已超过625万,他们从事的工作涉及各行各业,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在肯定自学考试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在新形势下面临的种种挑战。首先,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成人教育及专升本等高等教育形式招生比例的扩大,自学考试报考总体比例呈现略下降的趋势。其次自学考试教育的成材率始终不高,开考以来,全国已有愈4000万人报考,但毕业率却仅为13.4%,远远低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率。此外,由于自学考试长期以来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自考生普遍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学科应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所学与所用无法顺利实现无缝对接,造成了人才供需的矛盾。

自学考试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自学考试应以此为教育目标,培养自考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适应社会发展、优化评价模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在目前,自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仍主要以笔纸方式的终结性评价为主,考生如能通过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便能取得毕业的资格。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够保证自学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但却忽视了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模式,外加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不少考生产生应试的心态,将通过考试取得文凭视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忽略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培养学习型社会人才的终身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自学考试现有评价体系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

评价标准过于笼统,忽略考生个性学习特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一个自主建构知识和自我现实的自我产生系统。由于每个学习个体的认知模式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发展的共同影响,学习方法和习惯带有以往学习经历的烙印,同时学习情境也存在种种差异,因而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因人而异。现有的评价体系整齐划一地要求考生通过国家规定的相关科目考试,判断自考成败和学习效果的标准过于死板和僵化,压抑了自考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专长培养。

评价内容存在局限性,缺乏发展意识。自学考试现有评价体系以课程终结考试为核心,以书本上的知识点的掌握作为考查的重点。表现为强调基本理论的记忆,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不够。部分考生为了应试,对学习内容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便死记硬背。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目的变得功利而短视,一方面抹杀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忽视自考生的自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职业修养等关乎其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元素。这违背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针和政策,束缚了自学考试体制的科学发展。

评价方式单一、平面化,缺乏创新。2005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展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在天津、江苏、湖南、浙江、海南、广西、河南等省市率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公共信息技术,整合优秀的网络学习资源建立起了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平台,以期更加全面和科学地评价自考人才。以天津为例,参加网络助学的考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可取得自考过程性考核成绩,该成绩占到这本课程考试总分的30%,另外70%的分数来自于传统的笔试考试成绩。这种将网络助学考核形式纳入评价体系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测评方式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但传统卷面笔试成绩仍占有较大的权重,影响自考生毕业的主要因素仍是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

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

自学考试具有学习方式自主、灵活、开放等优点。但相应地,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学习环境较为宽松,缺乏普通高校教师的日常督促和指导,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学习周期弹性较大(如一些省市没有规定单科学习成绩有效期)等原因,大部分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学考试引入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关注考生的学习过程,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不仅判断考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实时掌握学习动态,分析学习动机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帮助考生更好地调控学习行为,了解自身发展状况。

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标准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模式,学习者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体系,学习的预期效果是相似的,而学习过程存在着个体差异。自考过程性评价若想客观、全面地反映自考生学习过程的进展,就需要充分认识个体的差异性,并在开展过程性评价之前,通过质性评价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知识技能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应该是针对个体而言,体现个体特征并具有相对性的。此外,过程性评价应保持动态的测评标准,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一方面充分肯定自考生在学习质量、学习方法、与学习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评价对学习的回流作用,将评价和学习交互在一起,总结考生学习特点并指出不足之处,预测考生未来学习发展状况,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帮助其做出调整。过程性评价还应当注重激发考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自学能力的养成,从而为终身学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内容

将过程性评价引入自学考试体系中并不意味着对学习结果的轻视。相反,在过程中观测考生的阶段性学习质量可以更好地勾勒出考生的知识水平发展轨迹,客观、全面地了解学习状况。自学考试是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三者有机的结合,其中,考生自学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考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自控能力、自信心、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考评也应纳入过程性评价中来。对这些因素的动态了解可以指导考生摸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树立其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矫正影响自学过程的自控力低下、学习意志消沉等负面因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助来完成。自学考试应重视学习团队对自学考试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助考学校、组织机构对考生学习的辅导和督促职能,同时也要评价考生参与辅导的积极性,对老师给予指导的反馈,以及互动活动中的表现等诸多方面,培养自考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促进学习集体成员之间知识、技能的共享和综合,鼓励学习共同体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

自考过程性评价内容还要兼顾学科特点和人才需求。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自考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传统的理论型、知识记忆型人才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不断提升应用能力、锻炼实践技能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过程性评价要以此为着眼点,通过实习、创作设计、调研报告等形式创建学习的情境,注重自考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方式

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要避免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采用灵活、机动的多元评价体系全方面、客观地了解考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动态。首先,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权重分配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和用人需求,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百分比,体现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其次,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自考生个体、自考生群体、教师都应当成为过程评价的主体。采用考生自评、考生之间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及时了解自学动态和助学效果。另外,过程性评价方式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技术,通过网络和助学平台实现师生多元互动,如考生参与网络助学论坛的讨论、上传学习自评和互评报告、在线完成作业并对教师的评判进行反馈、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袋等,都有助于综合地、动态地掌握自考生的学习阶段性成果,保障自学考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由于评价内容涉及到除终结性考试成绩以外如学习态度、情感、意志等诸多主观因素,以及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运用等个性化特征,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尽量保证评价的客观和透明和标准的统一,多给予积极引导和正面激励,维护自学考试良好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

结语

自学考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体制健全完善、组织严密的考试体系,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做出的巨大的转变。在新时期,自学考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不仅重视考生理论水平的和提升知识结构的完善,更强调考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人文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经济建设深入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发挥更大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云凤,肖春红.学习型社会视角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思路[J].高教探索,2006,(03).

【2】柳博,向冠春.借鉴英国课程作业评价经验,完善自学考试多元化评价体系[J].成人教育,2010,(09).

【3】彭莉,刘瑛,彭鹿,刘海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初探[J].中国考试,2011,(04).

【4】申秀清,宋晓华,陈宇.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