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年段特点,在感悟中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准确把握年段特点,在感悟中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

陈靖慧

陈靖慧(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吉林省长春市1306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0-045-01

在杂志上看见这样一个案例:某校一学生摔伤,需修养两个月。家长请求学校分派老师帮助补课,说:“数学教师要天天来,英语老师两天来一次,语文老师就不用来了。”这个案例引发我深深的思考,对一个学生而言,多听两个月的语文课,少听两个月的语文课,成绩居然也差不多。语文老师是不是可以替代?语文的专业性在哪里?语文是不是可有可无?语文教学有效性在哪里?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苦苦追问。从教十将近二年的我又回过头来重新寻找什么是语文?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中的美的元素,是语言的调味剂,是一杯刚沏的碧螺春,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是刚与柔,美与雅的享受。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

既然语文如此诗意,如此美好,那么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崔峦老师在《在如何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一文中指出,一是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三是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

中年级阅读教学是建立在低年级基础上的,重点:一是词句教学,主要是一些重点词,既包括生字组成的词,也包括熟字组成的词,而且包括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词;二是朗读教学,实际上,它应该是贯穿于小学教学始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上应体现层次性,第一层次是建立在正确、熟读的基础上,第二层次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美读;三是段的教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老师应选择有突出表达特点的自然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自然段的表达。

一、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读中悟

古人云:仰读之,俯思之。朗读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活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一些思考,精心设计,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文章,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使学生感知其意,感悟其情。学生需要读,更需要思考。只有合理规划读的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悟,也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走进文本,才能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有机对话。

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指导:“静”到什么程度?(感觉不到——船桨激起)——什么感觉?(板书:静)“静”字读得舒服、欣慰.——范读强调“感觉不到”——生再读

(3)“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指导:说明什么?(板书:清)——什么感觉?(激动、惊讶)——再读

(4)“漓江的水真绿啊……无瑕的翡翠。”

师: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漓江的水比做……漓江的水为什么像无瑕的翡翠呢?(联系上文:水静很清;联系下文:两岸的山像翠绿的屏障)师:美吗?——怎么读:(赞叹的语气)——再读|

“桂林的山真奇啊……形态万千”

师:大家听出“奇”了吗?要通过你们的读让我感到山很“奇”

师:作者看见一座山,(出示图片)啊!像老人,心中一份惊奇:转眼一看,那座山又像巨象,心中更加(惊奇):又一座山出现在眼前,呵,像骆驼,他的心中越来越(惊奇)。这里又是一处排比,读的时候要一个比一个高。“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是山奇的总结。范读——看着老师的手势读再读。

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一步步地引领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先是正确流利地熟读,然后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读,最后是融入感情,加深体验地美读,体现了朗读的层次性,同时也实现了走进课堂、走出课堂;走进课本,走出课本;走进桂林、步入仙境的跨越。使教师和学生同时感受到了一次精彩的导读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震撼,体会到了只有历经亲身感悟的景物才是那样的美丽和鲜活,给学生打下了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关注情感,走进角色疑中悟;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的宝库.读书贵有疑.疑能增进兴趣.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也必须先培养他们敢于向教材质疑,会向教材质疑的能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用心思考,走进文本,从而有所得。

如:《桂林山水》我在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课文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在第二课时中来解决,围绕着问题进行教学。

2.与文题不矛盾吗?题目是桂林山水,为什么先写水后写山?(题目中的“山水”指的就是风景)

这两处独具匠心的设计都体现了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质疑习惯和提问题的能力。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我在教学中就是这样把一个个的细节都恰到好处地发挥到极致,汇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百花园,使学生的灵魂能轻松、愉悦地徜徉其中。

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在读书时也都是在质疑中创新、在批判中继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了古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追,大雪满弓刀。”提出了疑问:既然“月黑”怎能见“雁飞高”?八月雁南飞,时值金秋,怎会“大雪满弓刀”?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一场争论。王维的抒情诗《相思》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般的诗选本,都把“春来发几枝”当作陈述句,标上句号。这一标,诗人的相思之情就大大减弱了。郭沫若曾在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这句诗不应作为陈述句来理解,而应作为设问句来读。显然,读成陈述句显得呆板浅露,情意不深;读成设问句深沉含蓄,体现出诗人幽深的相思之情。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将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所以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当做感悟文章的主要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