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阅读的窗,构建语文课堂新坐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推开阅读的窗,构建语文课堂新坐标

廖海燕

廖海燕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097-01

阅读,是一项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活动,从小学到大学,乃至于整个人生阶段,阅读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阅读,晕开教学活动的底色,让语文课不再苍白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由阅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阅读既是对文字信息进行感知和理解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又是对文字信息进行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还是对文字信息内化吸收并将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转化为思维工具和表达工具、形成语言能力的复杂的语言时间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增进思考和善于应辨的能力,还可以增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反省,提高个人修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指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中学阅读教学的方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行正确有效的阅读教学呢?

二、方法,开启阅读教学的大门,让阅读课焕发生命光彩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虽然阅读可以说是语文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基础,但正因为它的无所不在性,它也常常会被老师们遗忘。现在我们所实行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中心主要是与考试有关的科技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教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为了考试而阅读,往往使阅读失去了原有的乐趣和韵味。特别是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我们几乎将文本抽筋扒皮,挑出干巴巴的骨头,变成答案填入试卷中。这样既破坏了文本原本的整体性,也使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找到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让阅读课呈现出新的局面,焕发出阅读所带来的光彩。

1、重视文本,回归阅读本体。

所谓文本,指的是由作家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文学作品本身。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对象,按文体分,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每一种文本,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我们应该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找出阅读教学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有效实施阅读教学。我们以小说为例,看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应该如何回归文本有效进行。

人物,在我看来,在小说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不仅承载着小说作者的的情感,还对表现小说主旨起着重要作用。在高中阶段,关于小说人物鉴赏的阅读教学主要集中在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必修三第一单元、必修四第一单元和必修五第一单元。代表性课文有:《记念刘和珍君》、《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等。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说人物鉴赏:1、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外在特征和内在品性;2、刻画人物方法:间接描写烘托和直接刻画;3、塑造人物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4、分析人物方法:社会环境暗示和故事情节。这些鉴赏重点,如果单是由老师直接在课堂上一股脑儿地倾倒给学生,然后让他们死记硬背,变成答题模板,效果是很不好的。学生既会觉得枯燥,吸收起来也觉得很是困难。所以,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将知识融入课文中,抓住课文的中心人物,结合情节安排,让学生反复的阅读课文,通过情景式提问先让他们得出显性结论,再将课文中所有的结论综合在一起提炼出共同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

2、细化过程,感受阅读的魅力。

阅读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既要注重阅读课文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又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同时对课文进行重新的审视、做出评价、进行探新求异,去寻求前人或是他人从未有过的答案,形成独特而有个性的阅读方式。在其基础上,超过作者本意所创造性的认知成果。我们依然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为例,看看如何做到细化阅读教学的过程。

在充分进行了文本阅读后,我们接下来就要按以下步骤接着进行人物鉴赏。

第一步,让学生回归课文提炼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刚接触小说人物的时候,学生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概括人物形象,往往喜欢凭借读后的印象空谈人物性格特征。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必须从原文出发,每一点性格特征的得出必须有课文中的原句子作支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很快能够准确得出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同时,刚开始学生不能熟练运用准确的形容词来概括性格特征,我将用于形容性格特征的形容词集中印发给他们,讲解各个词的含义和常见的适用情况,以小片段的形式锻炼他们运用形容词的能力。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第二步,结合写作背景和故事情节分析小说人物的塑造意义。这是相对较难的一个环节,以现在学生的人生阅历和阅读广度和深度,他们无法领会具有深刻社会含义和意义的人物身上所寄托的象征意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只能在历史背景上多下功夫,同时提供与之相关的参考书籍供他们阅读,拓展知识面,增强体会课文主旨的能力。与《祝福》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有《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对于大残杀的感想》、《可哀与可怕》、《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闲话四则》、《死法》等等,将这些文章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各家看法中体会“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第三步,概括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这一知识点很难在一篇课文中完成,每篇小说的写作方法不同,人物塑造的方法自然也不同。我们只能每一篇课文分析出一至两个方法,最后再结合所有其它课文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各种不同的人物塑造方法。然后在不同的小练习中不断强化,以使学生彻底掌握各种方法的运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很重视作文教学、诗歌教学、文言文教学等等,却忽视了最重要的阅读教学,这无异于是建造空中楼阁,最终一无所获。在语文课程不断寻求创新的过程中,回归阅读教学的根本,才能使语文教学活动到达更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