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时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发热时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变化

于会春马永贵

于会春马永贵(辽宁省铁岭卫生职业学院112000)

【中图分类号】R4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5-0238-01

【摘要】发热时机体代谢变化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变化;功能变化有: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变化。

【关键词】发热时机体代谢功能的变化

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恒定在37℃左右,一昼夜的波动不应该超过1℃。发热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一种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是一种病理过程。机体出现发热会引起一系列代谢和功能的变化,概括如下:

一、代谢变化

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会增强。一般认为,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会提高13%,所以发热病人的物质消耗明显增加。

1.糖代谢:发热时由于糖代谢增强,机体出现肝糖原、肌糖原大量分解,使患者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另外,发热时会出现寒战使肌肉活动量加大,氧需求量大幅增加。由于氧供应相对不足,无氧糖酵解会增强。因此,由于ATP生成减少而乳酸生成增多,病人常出现肌肉酸痛。

2.脂肪代谢:正常情况下,脂肪分解可提供给机体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20-25%。机体发热时,由于糖代谢增强,使糖原储备量减少。而发热病人又常出现食欲下降,糖摄入量不足,导致机体只能动用储备脂肪。脂肪分解增强,此时其提供的能量可占总能量的60-80%。这会使病人日渐消瘦,甚至出现酮血和酮尿。

3.蛋白质代谢:正常成人每日约需摄入30-45g蛋白质才能维持机体总氮平衡。发热时,机体蛋白质消耗量约为正常的3-4倍。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及病人摄入与吸收量的减少,使长期发热的病人血浆蛋白总量和白蛋白量均下降,出现低蛋白血症和氮质血症,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和组织修复能力减弱。

4.维生素代谢:发热时机体维生素消耗量亦明显增加,而摄入和吸收量减少,病人常出现维生素缺乏。多见维生素C和B族缺乏。

5.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在体温上升期,由于肾血流量减少,病人尿量明显减少,Na+、Cl-的排出亦随之减少,出现Na+、Cl-在体内潴留;在高热持续期,由于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增多,使机体水分大量丢失,若饮水不足引起脱水;在退热期,由于病人大量出汗及尿量增加,Na+、Cl-排出增加,可加重其脱水。此外,发热时因分解代谢增强,K+从细胞内释出,可导致细胞外液钾浓度升高。而代谢紊乱又使乳酸、酮体等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二、功能变化

发热时,多数器官功能出现亢进,少数器官功能受到抑制。

1.中枢神经系统:发热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体温达40-41℃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更大。病人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头晕等,其机理目前不清。还可出现烦躁不安、谵语、幻觉等。在小儿因其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高热易引起热惊厥。有些病人神经系统可能会处于抑制状态,出现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状。这可能与IL-1有关,有实验证实,IL-1能诱导睡眠。

2.心血管系统:发热时病人心率会加快。一般情况下,体温每升高1℃,心率约增18次/分,儿童心率可增加更多。心率加快,主要是因血温升高刺激窦房结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150次/分),心率加快可以增加心输出量,满足组织对血液的需求,具有代偿意义;但超出此范围,心率过快,心输出血反而下降。心率过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对有心脏潜在性病灶或心肌老损的病人,则易诱发心力衰竭,应给予特别注意。

3.呼吸系统:发热时,因血温升高和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可刺激呼吸中枢,使CO2生成增多,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此时会有更多热量伴随呼吸运动排出,利于散热。但通气过度时,因CO2排出过多,病人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若持续体温过高,使大脑皮质和呼吸中枢抑制,反而会使呼吸变浅、变慢或不规则。

4.消化系统:发热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会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及胃肠蠕动减弱,致消化吸收障碍。唾液分泌减少可致口干;胃液分泌量减少及胃肠蠕动减弱,使食物在胃内滞留发酵。胃内分解产物也会刺激胃粘膜,使病人食欲低下、恶心及呕吐;胰液、胆汁分泌量不足及肠道蠕动减慢,可致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食糜在肠道滞留发酵、产气,所以发热病人常有便秘和腹胀感,应给予病患多糖、多维生素类的清淡饮食。

5.泌尿系统:发热早期(体温上升期),因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下降,病人会出现功能性少尿,尿比重相对升高。高热持续期可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病人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管型。体温下降期,病人尿量可逐渐增加,尿比重也逐渐降至正常。

以上是发热时机体会出现的代谢和功能的变化,针对此变化,临床工作者应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与护理原则。

参考文献

[1]唐建武.病理学(发热),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李玉林.病理学(发热)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