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P术后病人排尿困难尿动力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TURP术后病人排尿困难尿动力学分析

杨术明李德红

杨术明李德红

重庆北安医院400021

摘要:目的研究TURP术后病人排尿困难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TURP术后排尿异常而再入院者88例。通过分析TURP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变化,分析其排尿异常原因。结果手术前后改善率对比,Qmax改善率为76.1%,逼尿肌收缩乏力改善率为5.9%,逼尿肌不稳定改善率为4.9%。前后对比Qmax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而逼尿肌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有逼尿肌功能障碍者,TURP术后排尿异常症状改善不明显。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预测TURP术后恢复情况,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TURP手术适应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TURP;排尿困难;尿动力学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ausesofpatientswithdysuriaafterTURP.Methods:fromJanuary2004toJune2013wegathered88casesofTURPpatientswhowereabnormalurinationafterTURPoperation.ByanalyzingthechangesofurinedynamicsbeforeandafterTURP,understanditsabnormalurination.Results:contrasttheimproveratebeforeandafteroperation,76.1%forQmax,weakcontractilityofdetrusorwas5.9%,detrusorinstabilitywas4.9%.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oonQmaximprovedbeforeandafteroperation(P<0.05)butthedetrusorfunction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Preoperativeurodynamicdetrusordysfunction,TURPcannotchangetheurinationabnormalities.thepatientswithbenignprostatehypertrophyofurodynamicexaminationbeforeoperation,canfurtherdiagnosis,predictionofrecoveryafterTURP,andprovideatheoreticalbasisfortheTURPoperation.

Keywords:TURP,dysuria,urodynamic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TURP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最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然而,有部分患者TURP后仍出现排尿困难,或者排尿困难症状改善不明显,出现下尿路综合征(LUTS)。为探讨其原因,我们对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医院开展尿动力学检测以来收治TURP术后出现的排尿异常而再入院病人88例,搜集病人手术前后部分尿动力学指标以及IP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讨TURP术后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TURP术后出现排尿异常(LUTS)来医院救治者88例,术后救治时间12-56天,平均47天,年龄67-82岁,平均77.6岁。

1.2方法

所有病例手术前均进行了尿流率、尿动力学检查以及IPSS评分,手术后因LUTS再入院亦同样进行尿流率、尿动力学检查以及IPSS评分。尿动力学采用丹麦生产的美敦力(DUETLogic)尿动力学检测仪,常规尿道留置F8双腔测压导管测量动态膀胱及尿道压,经直肠留置气囊测压管测腹压,贴片电极置于肛周检测括约肌肌电图。尿流率以Qmax>10ml/s为有效改善指标,尿动力学分析以逼尿肌活动低下(DUA),逼尿肌不稳定(DI)两组指标进行手术前后对比分析分析。同时对该组患者手术前后尿流率改善率、IPSS症状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对比分析,以了解其差异性。

1.3统计学方法

IPSS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是逼尿肌压(Pdet-Qmax)以均数标准差,并采用U检验,百分率之间采用X2检验。

2.结果

88例再入院患者中,术前最大尿流率均小于10ml/s,术后有67例最大尿流率有明显改善(Qmax>10ml/s),改善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再入院患者中逼尿肌收缩乏力者17例,逼尿肌不稳定者61例,另有10例再入院患者系非逼尿肌功能障碍所致,通过尿动力学以及膀胱镜检查,4例系前列腺残留,3例系膀胱颈挛缩,3例系尿道远端尿道狭窄所致。患者手术前后尿流率及尿动力学分析比较见表1。

表1患者手术前后尿动力学结果比较

术前(%)术后(%)改善率(%)

最大尿流率(Qmax)<10ml/s(例数)88(100)21(23.9)76.1P<0.05

逼尿肌收缩乏力(DUA)(例数)17(19.3)16(18.2)5.9P>0.05

逼尿肌不稳定(DI)(例数)61(69.3)58(66.0)4.9P>0.05

88例患者中,尿流率及尿动力学显示,患者TURP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有一定程度改善,统计学比较有差异性(P<0.05),而逼尿肌收缩乏力以及逼尿肌不稳定无明显改善(P>0.05)。

患者手术前后IPS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手术前后IPSS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比较

术前术后

IPSS评分3.6±3.215.2±2.4P>0.05

Pdet-Qmax26.4±4.221.6±3.8P>0.05

患者IPS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改善不明显。

从表1及表2我们可以看出,TURP手术可以让最大尿流率有明显改善(P<0.05),但术前膀胱功能障碍者,术后短时间内,膀胱功能障碍改善不明显P>0.05,患者IPSS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是逼尿肌压也无明显改善(P>0.05)。因排尿异常未能改善,同样会出现LUTS,导致患者因排尿异常而再次入院治疗。

3.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由前列腺和膀胱间复杂的相关作用所引起的具有激惹和梗阻症状的前列腺症候群。BPH常引起BOO,BOO主要是膀胱出口机械性的梗阻,出现排尿困难。BOO的长期出现,可激发逼尿肌功能变化,引起膀胱功能障碍,导致膀胱逼尿肌稳定性、顺应性和收缩功能的变化,包括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功能受损和膀胱顺应性改变,出现一系列LUTS症状。无明确膀胱功能障碍的BPH患者,通过TURP手术,可以达到根本治疗的目的,但临床资料显示大约有20%的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LUTS[1],现今的众多研究表明,BPH具有的LUTS既可由前列腺增生所致的BOO引起,亦可由逼尿肌本身功能障碍所引起[2][3]。在BPH患者中,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DI)的发生率高达30%~50%[4],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频、尿急症状未改善甚至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多与逼尿肌不稳定有关[7]。而BPH患者术前存在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者可达17%[2],其可造成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一定时期内症状持续存在。我们的研究表明术前尿动力学异常,出现膀胱不稳定、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者(DI),以及术前膀胱收缩乏力(DUA)者,TURP解除前列腺尿道梗阻术后排尿异常(LUTS)症状改善不明显[8],最大尿流率以及IPS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患者术后早期仍有LUTS症状。对这类病人我们术前应进行有效的沟通,TURP只是解除了膀胱出后梗阻,短时间内由于膀胱功能的原因,排尿异常症状改善不明显,但TURP解除梗阻后,虽然对排尿症状改善不明显,但对膀胱逼尿肌功能的恢复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表明尿动力学检查对明确前列腺增生症实施TURP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以及医患沟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对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的病因分析以及对策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BPH除了上述原因引起TURP术后排尿困难、排尿异常改善不明显以外,术后膀胱颈挛缩或TURP后前列腺残留也是导致BPH患者TURP术后排尿改善不明显的因素。张鹏、高居忠等报告其发生率占36%[5]。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9]。本组病例中,有10例TURP术前及术后逼尿肌功能正常,但前列腺部尿道压力增高,有排尿困难且最大尿流率小于10ml/s,通过尿动力及膀胱镜影像等检查,患者部分因膀胱颈挛缩,部分为前列腺残留所致,部分由于长期留置导尿管导致远端尿道狭窄所致。此类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中压力流率同步检查显示膀胱出口甚至远端尿道有不同程度梗阻。内镜检查有助进一步定位诊断。出现上述情况的患者经再次腔内手术恢复良好。

IPSS和尿流率是最具有权威性疗效评价指标。尿流率是反映BOO以及膀胱逼尿肌功能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更具有诊断意义。正常男性Qmax<10ml/s表明有排尿异常[6]。本研究就是以最大尿流率大于10ml/s作为尿流率改善指标。而BOO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主要以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以及逼尿肌收缩乏力为重要指标,因此我们选择尿动力学中逼尿肌改变作为研究参数。从我们的研究得知,术前逼尿肌功能异常者术后最大尿流率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IPSS改善不显著(P>0.05),部分病人一定时间内排尿异常症状未能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尿动力学检查具有直观、准确、量化、可比性高等优点,对BPH患者BOO确诊、判断逼尿肌功能、选择治疗方式及预测手术疗效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0],应作为BPH实施TURP手术的重要辅助检查。

参考文献:

[1]CucchiA.Thedevelopmentofdetrusorinstabilityinprostrationobstructionrelationtosequentialchangesinvoidingdynamics.JUrol,1994,51:1342

[2]杨勇,吴士良,段继宏,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的评估和治疗对策.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39:299

[3]李虹,王炜,沈宏,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特点.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287

[4]宋波,熊恩庆.男性膀胱下尿路梗阻.见:金锡御主编.临床尿动力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0

[5]张鹏,高居忠,武治津.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疗效不良尿动力学分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1,64:14

[6]王建民,徐勇,马腾骧.尿动力学检查.见马腾骧主编.现代泌尿外科学.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101

[7]黄贵书,李家泉.前列腺增生症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现代医药卫生,2011,10:1463

[8]SchaferW,AbramsP,LiaoL,eta1.Goodundynamicpractices:aidflowmetry.Fillingcystometry,andpressure-flowstudies[J].NeurourolUrodyn,2002,21(3):261.

[9]魏金星,张雪培,文建国,等.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诊断及治疗.郑州大学学报,2003,38(2):176

[10]陈亮,陈敏,孙丰银,等.难治性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尿动力学分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1):18

作者介绍:杨术明,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重庆北安医院院长,泌尿外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