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个不会背弃我们的地方——理性面对不“成材”的孩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家,一个不会背弃我们的地方——理性面对不“成材”的孩子

马启凤

马启凤

(成都市成华区站东小学成都610081)

【摘要】: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连续受教育最长的场所。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人人都以分数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材”的标准。这样的衡量势必就导致有那么一部分孩子被学校所遗弃,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但我们的孩子面对这些的时候,如果家庭不会背弃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们,他们就不会失败。若所有的父母都能够成功而高效的履行父母的职责,所有的孩子就都能够成为享受幸福生活的公民。

【关键词】:家庭教育成材爱

教育好子女是家长一辈子的事业,是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不能停歇的事业。而家庭教育专家指出:中国整个家庭教育被失败情绪所笼罩,这是造成一些中国孩子、中国家长、中国家庭不幸命运的元凶。【2】而这种失败情绪,则多是由家长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和不成熟的家庭教育理念所引发的。“徐力弑母”的故事血淋淋的摆在我们的面前,面对这一切,我们能单单的责怪“这个孩子太残忍”吗?一句话,不“理性”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和家长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铸就了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呼吁家长理性的面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无论你的孩子现在看来多么糟糕、多么的令你失望、令你心灰意冷……都千万不要离开他们!请一如既往的给他们支持,因为家是最后一个不会背弃他们的地方!套用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失败和不同呢?

面对孩子的失败——不离不弃

我们说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即不因为孩子的外貌、学业、能力……的状况而无条件的付出,马卡连柯认为:“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事物,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但不巧的是,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爱,是要他们以优异的成绩作为交换的条件。由此,在孩子遭遇到失败之时,却并不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支持与鼓励,相反更多得到的是唠叨、责骂、生闷气或者是拳打脚踢。

在中国,大多父母面对孩子学业失败的成绩告知,都无法心平气和,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贯认为:我的孩子是最聪明的,最独特的。特别在独生子女家庭这种情况就尤为过甚。其实大多的孩子,他们都想干好,想获得成功,却蹒跚踉跄,摇摆不定,最后结果却是令家人和老师失望,最糟糕的是令自己心灰意冷。有些孩子似乎并不知道如何来满足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因而感到痛苦。作为大脑的主人,他们的大脑往往不能达到:拼写准确、字迹清晰、阅读快速、作业认真和熟练的记住乘法口诀等等这些同班的孩子能达到的要求。而这时候,师长们就根据这一切对他们进行无情的评估,贴上种种标签。他们被老师所遗弃,被同学看不起。这时,家庭就是他们的避风港,是他们最后的阵地。只有家庭的爱才能重新燃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面对孩子的不同——让他成为“能享受幸福生活的公民”

世世代代,我们的家长都在追寻让孩子成功的道路。他们费尽心机历尽千辛万苦的追寻“成功人士”的足迹,然后一股脑的套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只希望他们成为第二个卡尔.维特、第二个刘亦婷、第二个……然而这一切到头来都只能是徒劳。因为在教育的道路上没有相同的模式、规律可以遵循。正如“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没有一个人的成长遵循与另一个人完全相同的轨迹。能培养出刘亦婷的教育并不一定就能培养出第二个刘亦婷。

生命是亿万分之一的巧合铸就而成的。一切的偶然凑到了一起才创造了生命,如果在生命的孕育过程中有一点点的不一样(例如时间上分秒的差异)——就算这种差异甚至需要用纳米来衡量,那么这一细微的差异将会导致的是生命在本质意义上的“变质”。在这里,我只是想说生命与生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好像是寒冷的南极冰川与喷发的火山之间的差异一样大,既然生命与生命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有那么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又怎么能用相同的模式相同的道路来培养这么不同的人呢?这样看来不觉得荒唐可笑,又极其冒险吗?但中国的家长面对这些不同的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不同,了解孩子的不同,且尽全力为孩子的不同找到出路,而不是轻易的给他们贴上种种标签:异常、机能障碍、注意力紊乱、学习低能……让他们在教育中蒙受羞辱。

只有培养了科学家、艺术家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吗?只有成为了这些“家”才叫成材吗?事实上,每个人对成功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的成功也不大相同,“地球上的人形形色色,他们的思维各种各样,而每一个人的思维都具有其独特性,有的人生来擅长创作交响乐和十四行诗,有的人生来擅长写作或是教书育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帮助他们找到适当的位置,最适合他们的位置。

三、结论

总而言之,每一个教育者不能、也不会要求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报期望,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最本能的心理需要,也是人世间最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但教育者只期望父母在面对让孩子有“出息”的愿望时,能理性一些。不因为他们暂时的“失败”而背弃他们;不因为他们的“不同”而逼迫他们去成为别人;帮助他们成为“能享受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旨在希望每一个为人父、为人母的人都能够高效而成功的完成父母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教子忏悔录》,李现平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页

【2】《教子忏悔录》,李现平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页

【3】《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第507页。

【4】《破茧而出——发现孩子的先天优势》,[美]梅尔.列文著,中信出版社,辽宁出版社2002年。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