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王冬娟

河南陕州外国语学校王冬娟

纵观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大多老师注重对知识体系的传授,注重单一的听、说、读、写训练,不管是什么课都上成统一的“出习题,对答案”的做题课,失去了语文课的优美意境,失去了语文课的诗意。造成我们的学生机械性增强,具有标准件式的功能、模式化的思维程序,片面的思考方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何谓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即是人们平日里对语言文学的修养,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并运用其进行口语交际、写作的能力的综合。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注重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平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一、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多写作,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

在传统教学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当有一桶水。”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是教师应具有更多的知识容量,这一观点是永远都不会落后的。语文教师的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多写作是上好语文课,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因为只有教师拥有更高的语文素养,才可能对教材理解的更深刻、更全面,才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形成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可见兴趣之重要。因此要培养语文素养,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情境的设置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满学习兴趣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乐学、愿学、会学。

讲授《白杨礼赞》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理解白杨树的特征,我特意搜寻了一些白杨树的图片,学生学习的欲望明显增强,教学的环节的推进顺畅而快捷。讲授《看云识天气》,我特意截取了中影大片《赤壁》中诸葛亮看云判断天气与风向的一段视频来创设情境。

三、注重朗读训练,在朗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的朗读,仍具有重要的作用。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对优美的文章反复进行朗读,会增加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觉上感到不适而发现问题。朗读时应仔细品味关键词语,感受关键词语在语言中的表意效果。

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用得好,这是作者对“到”、“过”、“吹”等字进行比较后才选定的。原来的几个动词缺乏形象感,而“绿”字色彩鲜明,生动刻画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朗读时就应该仔细品味“绿”字的表意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有感情朗读,针对一篇文章反复朗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四、坚持课前即兴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借此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其说话能力,满足其心理需求。

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前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开始可以朗诵别人的作品。以后慢慢朗诵自己的作品,再以后即兴演讲三至五分钟。教师有计划按阶段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学生一步一个阶梯,由易到难,语文素质就会渐次得到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热爱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