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张芳

张芳(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中心小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去学着做好这件事。反之,当一个人被迫去做某件事时,完成的效果可能就不理想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因此,只有进行愉快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主动学习

前言:发扬民主作风,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良好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亲切和谐的气氛,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启而不发”的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教师。教师积极高昂的情绪,亲切和蔼的教态,尊重和热爱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学生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启示和点拨,心情愉快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开展有益的争论。教师在课堂上,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尝试法、讨论法、质疑法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活波地进行教学。

1.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适当进行表扬鼓励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适当表扬鼓励,增强学习信心。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也应当众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日记、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的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情境画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语言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精选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否对教材内容感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对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的保持和集中注意力,学习时积极主动,即使碰到学习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一旦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感到厌倦。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新颖、有趣的教材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想单纯,想象力丰富,固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抓住: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情景,让他们去创造。适当的时候,教学内容只要提出要求,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和体验内容的空间。那么,不仅做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要求,同时,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也是其乐融融,技能、思维得到锻炼,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行为一直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缺乏展现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予学生自我展示于表现的机会,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保证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即练习密度,从而确保学生能常时间处于积极认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愉悦、轻松地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竞争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机会相互学习,相互帮组,相互提高。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游戏中游戏,在比赛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主动、积极。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玩,那么对于教学方法应体现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即以游戏为载体,正确引导、树立学生的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游戏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5.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成功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喜悦、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渴望。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综上,一次或多次的成功会成为学习动机和激发兴趣的“激活剂”。

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愉愉快快、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学生的兴趣真正被激发,才能使小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从而最终实现“快乐学习”这一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

[2]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3]陈德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安徽人口报,2003年8月22日第004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5]《小学教育与小学生》[m]主编庞云凤王书敬2007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