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教学中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搞好教学中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范菊平

范菊平河北省武安市第一职工子弟学校056300

摘要:教育是一项回收周期较长的公益事业,今年播种,多年后开花结果。一个社会公民通常都要接受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教育为未来服务是人们的共识。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也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辩证关系数学意识

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而要关注在40分钟里学生的变化和发展。与之相应的,教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服务在教学设计时深入分析学生和吃透教材上,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碰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服务在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上。

一、培养学生的多元数学意识

1.超前意识。就一节课而言,也必须把准教育改革的方向,着眼于未来。在一些示范课和观摩课中,获奖的常常是一些经过“精耕细作,滴水不漏”的课,另外一些“优点很明显,缺点很露骨”的课被拒之门外,而这些作课教师大胆尝试的精神和刻意求新的意识却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对课堂教学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要积极倡导超前意识,使课堂教学中所反映的教学思想能站在时代的前沿。

2.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实施“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又如何呢?尽管许多教师在理性上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在自主性上,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整体意识。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教学内容,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色不是某一门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教师要淡化学科的个性,强化各门学科的共性,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4.应用意识。许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现状来看,尽管许多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但无论在教学的模式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是“继承多于创造”,很少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创新,要积极倡导创新意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上有一点点新的思路、新的探索,只要是符合改革方向的,都值得肯定。

6.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收获,教师就必须具有效率意识。另一方面,对于数学课来说,无论概念、定义、法则的形成,还是计算技能的巩固、解题方法的掌握,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所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有训练意识,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二、搞好数学辩证关系,有效指导教学

1.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而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用一些能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策略,把个别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转变为由全体学生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确定组织形式的基本要求,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一问一答等“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形式,把“一刀切,齐步走”的组织形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分层达成的组织形式。

2.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

“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一方面,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知识和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教师就必须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

总之,只有全面以新课程理念武装教师头脑,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辩证关系,客观有效地采取指导、交流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真正搞好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