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不同材料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刘红

刘红(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外科四川什邡618400)

【摘要】目的总结针对不同材料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施行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对不同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观察与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皮下积液是颅骨修补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之一。结论手术效果与修补材料、操作技术相关,恰当的护理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护理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系颅脑手术(尤其颅脑外伤)后遗留的局限性颅骨缺失。对颅骨缺损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一方面可以使患者头颅外观畸形得到修复,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临床症状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得到相应的改善。在二期进行颅骨缺损修复手术时,可选择自身颅骨、有机玻璃、硅橡胶和钛网等材料。采取不同材料修补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尽相同,恰当的护理措施是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现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1月收治的32例颅骨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2~51岁,平均年龄32.8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23例,外伤后颅骨骨折缺损4例,颅骨骨瘤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2例,脑肿瘤术后减压1例。颅骨缺损至修补时间间隔:3-6个月11例,6个月~1年修补12例,1~5年修补9例。平均7.6个月。

1.2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后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头痛,怕声响、怕震动,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缺失部位难受,局部胀痛,缺失骨窗边缘接触痛,缺失部位脑组织随体位变化内陷或膨出等。颅骨缺损部位、面积包括:额部4例,颞部5例,额颞部l5例,额颞顶部7例,枕部1例。缺损面积为(3.5cm×3cm)~(15.0cm×12.0cm),平均7.0cm×7.0cm。

1.3材料选择和手术方式

修补材料中,骨水泥1例,有机玻璃8例,硅橡胶6例,钛网15例,自体颅骨2例。2例自体颅骨均采取腹壁埋藏法:初次手术取下骨瓣后,及时埋藏于腹壁皮下,在行颅骨修补术同时,在无菌操作下取出,洗净后回植。有机玻璃、硅橡胶、钛网术前行高温、高压灭菌。

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颅骨修补视选择材料不同分别采用覆盖法和镶嵌法。其中有机玻璃、硅橡胶及自体颅骨宜采用镶嵌法进行;覆盖法主要适用于钛网修补。两种方法术毕均分层缝合头皮,适当加压包扎。

1.4护理措施

1.4.1心理护理颅骨缺损患者病程相对较长,往往心里压力及经济压力都比较大,有的患者由于颅骨缺损后形象改变,常有自卑,焦虑,孤独的感觉,有的害怕术后出现排异反应觉得是浪费钱财,甚至有患者不愿意做修补手术。这些不良因素影响病情康复,给家庭带来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怀着深厚的同情心,热情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做好解释宣教工作,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恰如其分的回答病人所提出的所有问题,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潜在的力量,使各项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4.2围手术期护理

做好术前准备,向病员交代手术目的,方法及优点,消除病员心理负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手术区皮肤准备包括:术前一日剃头,注意颅骨缺损区域皮肤保护,不可划伤局部皮肤,以防术后感染

1.4.3术后护理

1.4.3.1术后病人回病房后给与正确的卧位,颅骨缺损修补区域不可受压,注意病员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医嘱给与抗生素治疗,伤口换药时密切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本组病员一例伤口出现发红,少量渗液时报告医生,经保守治疗无效被迫取出修补材料,为使用骨水泥者。

1.4.3.2术后保持大小便通畅,病人常有便秘,尿潴留等现象,尤其是未留置尿管的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特别是颅骨修补术24H以内,更易引起病人烦躁不安,甚至诱发修补的颅骨移位,应给与相应的护理。

1.4.3.3本组病员有5例出现头皮下积液,均为临床护理过程中早期发现,2例经加压包扎伤口后好转,其余3例经加压处理后仍有积液,考虑可能的原因是修补材料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产生渗出所致。

2结果

本组术后出现头皮下积液5例(有机玻璃3例,硅橡胶2例),局部感染1例(骨水泥),未出现文献报道的材料(骨瓣)裸露或塌陷、癫痫发作、脑脊液漏以及血肿形成等情况。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8.75%,其中以皮下积液占绝大多数。可见皮下积液是颅骨修补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修补材料、操作技术规范和娴熟程度相关。但针对不同修补材料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置并发症尤为重要。

3讨论

本组病例1-5年行颅骨修补的9例,较6个月-1年行颅骨修补的平均住院日延长3-5天,6-1年行颅骨修补的12例,较3-6个月行颅骨修补的延长2-3天,3-6个月即行颅骨修补的11例平均住院日最短并发症最少,由此可见,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局部无头皮感染等情况,均可考虑在3个月左右进行修补手术,且病理研究的结果认为:术后2~3个月是骨膜与硬膜层粘连较轻,瘢痕形成范围尚小,脑组织形态变化不大,并发症最少,是最适宜做颅骨修补的手术时机[1]。以往认为6个月后方可行颅骨修补术的观点已经改变。目前主张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其有利于稳定颅内压力,改善脑循环,促进脑功能恢复。当颅骨缺损患者颅内压恢复正常,减压窗凹陷,伤情趋于稳定即可早期行颅骨修补从而达到尽早缓解颅骨缺损综合征,终止甚至逆转因颅骨缺损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2]。使用骨水泥作为修补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差,易发生排异反应,护理人员应教病人学会自我观察排异反应,如局部出现瘙痒,红肿热痛等现象应及时来院就诊。使用钛网作为修补材料的跟踪观察发现局部不可受外力作用,特别是猛力击打,易造成局部塌陷变形,护理人员应在病人出院时告知预防措施,教会病人自我防护方法[3]。

目前认为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指征包括:①颅骨缺损直径>3cm;②缺损部位有碍美观;③引起长期头晕、头痛等症状并难以缓解;④脑膜、脑瘢痕形成伴癫痫者,需同时切除病灶;⑤颅骨缺损致严重精神负担,影响工作和学习者。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行颅骨修补手术:①局部头皮有感染者;②颅内存在感染灶致颅内压增高者;③缺损区头皮菲薄者;④全身情况差,神经缺损严重、生活不能自理者[4]。对于有颅骨缺损综合征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科普解释工作,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护理措施得以顺利展开[5]。

总之,对颅骨缺损患者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的颅骨修补材料,制定合理的个性化修补方案,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普及,必将出现更多、更理想的个性化修补材料和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推广应用[6]。

参考文献

[1]娄秋平.颅骨缺损修补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41-42.

[2]刘万军,罗晟.32例颅骨缺损修补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53-53.

[3]罗新名,焦秋云,刘正义,等.颅骨缺损状态下区域血流速度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J].2002,12(3):12.

[4]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7-378.

[5]张晓燕,汪娜.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心理干预.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J].2012,17(3):120-121.

[6]王海丽,梅珍,周正香.42例颅骨缺损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J].2011,8(24):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