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语言感受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浅谈中学生语言感受力的培养

周元东

周元东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城关中学442300

语言感受力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地积累。语感培养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对字词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是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便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要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

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此外,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词。1965年,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查德通过大量实验后得出如下论断:“语言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概念。”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中又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汉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富于弹性,富有韵律,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我国的古典作家又往往把模糊性的事物当作审美参照的对象——“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鉴于上述语言系统的种种特征,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了提高。语言感受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容易,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注意意象积累

每一语言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多。张裕钊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他认为“意”、“词”、“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对“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时,自己也感到“嘴里有砒霜的味道”。作者的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意象,正是他们情感的契合和感觉的移入。读者凭自己的语感“入境”,情形也往往如此。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特征。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是化用了庄子“运斤成风”的寓言,他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与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即蕴涵着情和理的形象,具有瞬息性和随意性。形诸语言,体现为“气势”,而读者头脑中的意象则是被语词唤起的表象。

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而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就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要提高学生的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了新的意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有些老师也重视中学生概括、分析能力的培养,但一开课便是分段、图解文章,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了解也只是老师“水到渠成”的结果,成了无本之木。皮亚杰把儿童的认识结构分为“认知——感知——表象——思维”四个阶段,前三阶段则是思维的基础。意象是表象,是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的基础。所以,这种低估学生语感力、忽视学生语感培养的做法是贻害无穷的。

综上所述,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并在课堂教学中得法地利用课文内容有效地激活学生认识结构中的“相似”信息,使两者耦合、同化,尽力缩小学生认识结构与课文之间的“结构差”,以便迅速形成相应的意象,使语感活动畅通无阻,学生的语感水平也会从中得到提高。

三、强调诵读

古今学者十分强调“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由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周先生又将诵读与默读相比较,“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虽然可以得到启益,但跟因声求气达到的“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境界还有区别。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

显然,诵读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但原因何在?

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写道:“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敏感的语言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当语感顺利完成向写作迁移时,才算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