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李霞

李霞(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要实现创新教学,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积极的课堂,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互动,促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715(2019)06-116-01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很多数学教师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进行互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使数学课堂在活跃氛围中顺利进行。

二、营造学习情境,激发数学兴趣

核心素养是初中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一种修养,初中数学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讲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为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数学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为学生展示了全校学生做课间操的图片,并提问:你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吗?你是怎么确定的?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初中生意识到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需要借助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从而引出新课。这一环节活跃了课堂氛围,培养了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互动,除了师生互动外,还要进行生生互动,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生生互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在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给各个小组制定任务和目标,由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后,每个小组对于所完成的项目进行展示,然后大家给予评价和点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及自评、互评素养,实现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文明进行,使学生的整体知识架构得到完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讨论中成长,在合作中获益。

四、运用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能够有效实现师生的积极互动,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进行了双向信息传递,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设定了探究的目标,而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让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在这个互动环节,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摆脱定式思维,从另一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有效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乐趣。在进行问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形式以及难易程度。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在关注学生学习动态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收获,获得教师的肯定,激励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在高效的教学环境下,促进全班学生的进步。

五、建立起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知识发生的提炼概括和升华,教学中应把知识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提炼,形成观点,这个过程使知识向思维方法转换。数学思维方法甚至比数学知识都重要,它是人类长期数学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只有知识教学与思维方法教学同步并重,知识与思维才能协同发展和完善,是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以致数学创造,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六、巧用信息技术,丰富数学体验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积极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在提出问题、收集科学事实和资料、建立猜想和假设、检验和评价等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加强数学运用教学,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数学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时能够不断获得发展。当数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事例,就很容易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诞生均有它的实际背景,所以教学时应从实际入手,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感悟新知识。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单向信息传递,采用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的双向信息交流,使教学活动在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中实现教和学的双赢。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方法下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使数学教学顺利进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夏冬平.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初探[J].中学数学,2016(24).

[2]黄凯.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