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活动模块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浅谈高中地理活动模块教学

白洪

白洪(阆中市水观中学校,四川南充637423)

地理活动模块教学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转变课堂行为方式,使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自然延伸成实践性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活动有一定的实施难度

调查显示,约有63.2%的教师认为活动使得课堂任务变得更艰巨,难以把握教学进度,难以驾驭课堂气氛,难以协调讲课与活动的关系;56.4%的城镇中学生和超过75%的农村中学生反映活动量偏多,偏难,每课时至少要解决2个以上的问题。个别活动问题确实偏难,偏深,如67页问题研究:假如我们大量地将南极冰山运往热带地区去解决那里的淡水短缺问题,将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扎实的地理基础,这样的活动问题与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不符。

2.受当地的实际条件限制无法正常开展

例如,《必修1》中有关褶皱和断块山的区别,如果当地没有山,或者离学校比较远,那就不能真正开展实践活动。又如,进行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活动,同样受当地条件的影响。

3.实践类“活动”普遍重视不够

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实践类活动可做可不做,是学习之余的陪衬,甚至把其跟课外活动等同起来,并且实践类活动更难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因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往往关注的是与课本有联系的活动,像辩论会、出黑板报等,可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次实践活动比理论上的说教更有效。好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培养的方式,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式。

4.知识与能力的认识不清

现在的课堂理念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说能力更重要。以前总讲太重知识而轻能力,而现在又走入了重能力而轻知识的另一个极端中去了。应该强调一个平衡点,知识和能力都很重要,不要失之偏颇,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总之,地理活动模块渗透了一些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些“核心能力”是支撑着地理新课堂知识体系的骨架。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进行“核心能力”的训练,是教师在活动模块教学中应重点对待的首要问题。

二、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活动模块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个种类。

1.思考活动模块

这一模块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其教学策略如下:

(1)营造心理气氛,发挥情感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状态之中,要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和启动学生的激情,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

(2)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思考,建立思维线索。上课如果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激发,思维得不到开发,因此上课可以通过情境的变换,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时,学生能够轻松地脱口而出,但如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如果角度变小,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及南北半球气压带和农作物的分布将如何变化?通过设问条件的变化,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路也得到拓宽。

(3)剖析地理规律和原理,养成思维习惯。高中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如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等等。要学会规律提炼。文综高考重视知识的因果关系,突出原因分析,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原理剖析。

2.探究活动模块

这一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和了解的情况,或者结合某一案例进行分析探究,有些题目教师在课前就要预先进行布置,许多题目最终的答案可能具有多样性,但一些题目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重树观念。如第24页活动问题:要建立月球基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学生借助现有的学习材料和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和教师、同学密切合作,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通过观察、列表、比较等方法获取新知识,新思想,进而归纳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特点,提高自身素养。

3.实践活动模块

这一模块要求学生课后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实地调查,目的是为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实践类活动既可以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单独开展课堂内的“活动”,其形式有组织辩论赛,如93页活动“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确定正方:主张造林;反方:主张种草。开展主题班会,如校园环保调查的交流会、知识竞赛等等。

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学新的机遇,给教师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热情与生命。活动模块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地理教师应认真研究“活动”内容,对“活动”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及要求来安排教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学习能力,积极研究,合理安排,加强交流。教师应善于对“活动”情况进行积累和总结,形成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以达到使教材日益完善,使教学目标完成更加顺利的目的。如何让活动模块教学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