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1

如何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

任瑞丽

◆任瑞丽山东省平度市麻兰幼儿园266743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评价与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帮助他们准确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与视角科学评价、引导幼儿的发展,是我们在幼儿发展评价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一、解读评价内涵,引领家长以发展、多元的视角评价幼儿

在以“评价与幼儿发展”为主题的家园教育论坛中,我向家长提出“为什么要开展幼儿素质发展评价,这个评价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用?”的问题。有的家长说评价就要给孩子在群体中定个位;有些家长就是想找找孩子的不足;有些家长则认为评不评无所谓。看到这些回答,我意识到首先要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发展评价观。

1、在宣传学习中引导家长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用怎样的视角看待孩子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首先针对文化层次高,教育意识强的家长,利用家园小报、家教园地、好书推介、网上论坛等形式帮助他们获取丰富的科学评价知识与信息;针对教育意识淡薄的家长,我利用专家讲座、家教宣讲团、祖父辈家教经验交流会等现身说法的形式,影响、推动他们的观念转变;对个别家长存在的横向比较幼儿的发展、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孩子的发展等个别问题,我则利用晨晚间谈话等形式,引导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

2、在参与活动中引导家长感受。引导家长在参与和实践活动中感受评价的意义和内涵。例如:我班开展的“信的旅行”主题活动中,我邀请家长来园开展“和爸爸妈妈一起写信”的活动。要求家长认真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后要谈自己的感受。开始时许多家长不以为然,但随着活动的深入,看到孩子用各种符号来记录自己说的话时,家长们认识到孩子们的能力、情感、表达水平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孩子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宣泄、抒发、展示内心情感。座谈时,有的家长谈到“今天,我的孩子虽然没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交流我们写的信,但是在与孩子写信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他能用各种符号表达对父母和长辈的敬爱,让我很感动!”有的家长说:“今天我们的信还是我包办的太多,这里有我的问题,也有孩子的问题!”我又及时拿出上次主题活动中家园开放活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提出:“对比上次活动,我们的孩子变化了吗?变化在哪?”这一问打开了家长的话匣子,家长们回想着孩子们的表现,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进步。活动结束时,我告诉家长,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长处和不足,用心发现它,用恰当的方法引导他,使孩子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评价的作用。

二、解读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家长客观、适时地的评价幼儿发展

树立了正确的评价观后,如何使家长做到评之有度呢?首先,引导家长了解《幼儿素质发展纲要》,针对《纲要》的评价部分,与家长逐条分析,解读幼儿的发展目标;结合《幼儿素质评估手册》及时召开“幼儿素质发展评价质保分析会”,向家长介绍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班级孩子整体发展水平,使其对班级的情况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使家长能客观适时地评价孩子。

三、共享评价策略,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评价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评价的视角、方法不同,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和引导策略也不相同。在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策略中我用了学习、参与、交流的不同形式。

1、学习——以幼儿发展评价论坛的形式。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交往能力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帮助家长准确把握幼儿交往水平、科学评价幼儿交往能力,开展了“交往能力大家谈”的家教沙龙活动。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户外活动、活动区活动中的一段交往实录,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交往存在的问题,结合录像中的情景请家长思考“你认为画面中孩子的交往方式是否合适?”“在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解决交往中的问题?”等,通过相互的辩论和思想碰撞,使家长能从问题出发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2、交流——利用班级网络、家教互助QQ群、焦点话题等形式。知识经验的交流共享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交流指导评价的方法和经验,使家长在相互借鉴中学习,提高认识、改善行为。例我请徐帆的妈妈以“放心、放手、相信孩子能行”为主题向家长进行经验介绍,并结合这一主题开展网上论坛和妈咪博客等交流活动。使家长们学有榜样、做有方法,能采取更有效的教育对策,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四、收获与体会

1、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改变了幼儿园以往单一的评价主体与现状,强调了家长的参与,一方面反映出孩子在家庭中的变化,一方面改变以往游离于幼儿园教育之外的弊端。

2、家长评价观念、态度、方法的转变和评价能力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家长由了解到参与、走进幼儿发展评价,其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如: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设计了“我会自己吃饭”“宝宝进步大”等适宜有效的评价。在家庭中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表现,以便更好的教育幼儿。如家长针对老师反馈的孩子任务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弱等问题,设计的“我很能干”、“任务小能手”记录表,在家长们的直接参与下,孩子们的一些不良习惯得到了改善。除了用文字来记录孩子在活动中的发展,有的家长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声像资料来记录孩子的活动过程,以获得主体的动态评价信息,积累评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