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效果观察

张延伟

张延伟

(新安县人民医院471899)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0.9%生理盐水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n=40)与3%高渗盐水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为82.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体征、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具较高安全性,操作方便,可缩短病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231-01

毛细支气管炎以<2岁婴幼儿为好发群体,部分情况下,可引发流行,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直径75-300um的毛细支气管为病变主要侵犯部位,病理方面的典型变化包括支气管粘膜下水肿,大量粘液栓形成,对小气道造成阻塞,诱导气流受限,进而出现系统如呼吸困难、气促等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临床需对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以提高救治效果,改善预后[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0.9%生理盐水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与3%高渗盐水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小儿毛细支气管炎8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男45例,女35例,年龄1个月至3岁,均与《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诊断标准符合,病程1-7d,患儿家长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异常吸入、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伴发。采用数字表抽取法,按患儿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组间一般资料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收治入科后,对两组患儿均行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对照组:按0.01-9,93ml/(kg?次)将0.5%沙丁胺醇溶液于0.9%生理盐水中溶入,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3次;观察组:于3%高渗盐水中溶入0.5%沙丁胺醇同等剂量,共2ml,实施雾化吸入,每日2-3次。

1.3效果评定显效:用药3-5d后,肺部体征消失,喘息、咳嗽消失;有效:用药5-7d后,肺部体征减少,喘息、咳嗽减轻;无效:用药7d后,肺部体征、喘息、咳嗽均无好转。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为82.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体征、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在诱导痰液生成方面,多取高渗盐水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其应用领域扩至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成人)的治疗。观察3%高渗盐水吸入治疗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效果,除使气道表面液体水平增加外,且使气道黏膜疑纤毛所具备的运输效率提高。有学者将毛细支气管患儿96例按两组划分,分别行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吸入治疗,观察结果,高渗盐水组平均住院时相较生理盐水组,缩短26%。但高渗盐水吸入,易对气道高反应性激发,诱导支气管收缩,使患儿咳嗽症状加剧[2]。本次研究中,为对支气管痉挛进行防范,在高渗盐水中溶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分析沙丁胺醇特性,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舒张效果,为β2肾上腺素能选择性受体,使气管收缩反应减轻,粘液清除能力增加,本次研究无患儿突然喘息加重,无法耐受治疗的情况出现,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综上,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具较高安全性,操作方便,可缩短病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宇,林莉.3%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3):349-350.

[2]KuzikBA,Al-QadhiSA,KentS,etal.Nebulizedhypertonicsalineinthetreatmentofviralbronchiolitsininfants[J].JPediatr,2007,151(3):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