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应用于院前急救中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应用于院前急救中的探析

李百来陈清军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目的:对我院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随机原理把100里患者分为两组,把在急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急救方法的组别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急救过程中除了常规急救措施外还加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应用的组别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以及急救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比研究组低。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有这十分重要的意义,想哥哥一路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关键词】初级创伤救治原则;院前急救;处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327-02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传统的院前急救相比,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应用能够提升整个急救的有效性,并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出现继发性伤害的可能性,这对于患者救治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积极的推进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100例研究对象均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1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平均年龄为42±3.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有74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仅为7岁。100例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原因有所不同,其中由于交通肇事事故伤而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人数有34例,由于挤压伤而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人数有16例,由于坠落伤二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人数有10例,由于各种锐钝器伤而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人数有20例,由于殴斗事件伤而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人数有12例,由于其他原因而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人数有8例。在我院所接收的100例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中受伤类型也有所不同,其中受伤部位为头部的患者人数有11例,受伤部位为胸外部的患者人数有19例,受伤部位为腹部的患者人数有20例,受伤部位为面颈部的有8例,其余42例患者受伤部位均为四肢。在本次研究中的100例患者中有小儿5例,孕妇11例。本次研究的进行均取得了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同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和本次研究无关因素上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所具有的差异性不明显。

1.2急救方法

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院前救治的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在到达急救现场后先对患者伤势进行观察,然后在对的患者进行简单包扎后把患者转移到救护车上,然后在以其受伤部位为依据把其转入专科病房进行救治。在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PTC培训技能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在到达急救地点之后先对患者伤势进行检查,基本检查完成后再对患者呼吸进行管理,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呼吸能够维持在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此外还需要让护士对患者进行循环管理。在这一系列基本的检查急救措施完成之后,相关医护人员要按照PTC的AVPU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定,继而为相关急救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在对患者意识状态评定完成之后,其需要对患者进行复位和固定处理,在把患者向医院运输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做好和医院救治人员的接洽与沟通,以便对患者的进一步诊断与抢救[1]。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5.0分析数据,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χ2进行检验,两组患者在数据上的差异性P<0.05说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就救治情况来看,采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组别在急救成功率上所占有的优势性较为明显,研究组产生继发性伤害的几率也相对较低,对照组50例患者中在经过急救措施采取后最后仍然死亡的人数有1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30%,研究组50例患者在经过急救措施采取后最后仍然死亡的人数有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10%。此外两组患者在急诊滞留时间上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具体的数据比较如表1、2所示。

3.讨论

和传统急救模式相比,PTC模式更加注重整体观念的强调,此理念的利用可以让整个急救过程中把目光集中在患者基础生命的支持上,这对于患者急救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利用创伤急救原则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遵守评估-治疗-在评估的顺序对患者进行检查,在对患者检查的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要始终把患者气道、呼吸以及循环的保证放到首位[2]。PCT原则中尤为重视医护人员对患者伤势的判断能力,即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这个评判时间不应该超过5min,这对患者下一步急救措施的及时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在急救过程中所面对的患者的人数相对较多,在救治过程中必须把重症患者放到抢救首位[3]。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相关抢救人员需要先对患者所存在的气道相关问题进行解决与处理,也就是说抢救最先要保证患者气道的通畅程度,在确保患者患者气道保持通畅状态后,要对患者呼吸以及循环情况进行检查,然后还需要对患者神经系统进行检查,判定患者神经系统是否存在损失状况,最后解开患者的的衣物,对患者得到其他损伤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传统急救方法相比,PTC在抢救过程中更加重视患者颈椎的保护,在不能够排除患者颈椎部位存在损失的状态下,要对患者的颈椎进行全面保护[4]。

为了保证PTC模式作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和院内急救人员配合程度的提升,尽可能的保证在患者到达医院后能够及时的接受相关具有针对性的诊疗,这对于院内急救滞留时间的缩短极为重要[6]。在对医护人员进行PTC技巧的培训过程中,除了要其掌握如何处理各种损伤得到方法外,让其能够学会在急救过程中如何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团队协作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俊,王小慧.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11(3):701-702.

[2]杨子初.普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灾难应对能力[J].中国急救医学,2015,29(11):1032-1035.

[3]赵会民.推广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提高急诊创伤救治能力[J].中国急救医学,2013,10(10):949-950.

[4]刘玉仁,罗素琴,吕传柱,等.严重多发伤急救一体化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4,22:413.

[5]赵双彪,谢钢,宁晔.在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一体化救治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3,6(20):6-21.

[6]赵小斐.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7(15):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