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效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效能探讨

王丽丽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影像中心湖南常德415300)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收治的256例乳腺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检查,分析结果。结果经石蜡病理结果证实共计376个病灶,良性206个,恶性170个。MRI增强检出162个恶性病灶,检出166个良性病灶。钼靶X线检出良性病灶136个,恶性病灶140个。彩超检出良性病灶192个,恶性病灶128个。结论乳腺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准确性更高,增强磁共振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准确性更高。两者诊断乳腺疾病方面效能相当,均比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在开展诊断时,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检查方式。

关键词:乳腺疾病;彩超;钼靶x线检查;核磁共振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尽早发现并诊断疾病,能提升病患的生存率,改善生活品质。疾病的早期检查依赖于影像学手段。当前,钼靶X线检查已经被应用到临床之中,其已经成为了诊断乳腺病变的首选方式,核磁共振(MRI)在诊断乳腺病变方面有着一定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其为钼靶X线检查的重要补充方式。

而彩超在诊断致密性乳腺病变的准确性较高。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分析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效能情况,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收治的256例乳腺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的的乳腺病灶共计376个。年龄区间为18.52-66.58岁。平均年龄为(43.25±2.15)岁。受试者自愿接受相关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的病灶范围为6-41mm,平均规格为(26.28±1.27)mm。

1.2方法

患者入组后,开展乳腺检查首选钼靶以及彩超检查,将MRI视为补充方式,详细为:

第一、钼靶X线检查

本实验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enographe2000钼靶X线设备,对受试者开展检查。病患取用作坐位,两侧乳腺放于摄片台,开展乳腺外斜位以及内斜位扫描,同时开展头足位摄片。

第二、彩超检查

本实验利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多普勒彩色超声设备,开展检查工作。病患仰卧,自乳头向外部开展检查工作。在此之后,对于淋巴周围情况加以探查。对于疑似存在乳腺疾病者,开展探查工作,时间控制为20min。

第三、核磁共振扫描

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乳腺核磁共振扫描设备,对受试者开展相关诊断。病患取用俯卧位,将双乳固定于专用线圈之中。

首先利用脉冲序列完成扫描工作。层厚设定为1.1mm。开展动态联合平扫,共计5回合,在此之后,对病患注射剂量为0.02mmol/kg的马根维显完成造影。速度为2ml/s.对乳腺实施检查,再次之后,将收集好的信息实施PACS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本组中,经石蜡病理结果证实共计376个病灶,良性206个,恶性170个。MRI增强检出162个恶性病灶,检出166个良性病灶。钼靶X线检出良性病灶136个,恶性病灶140个。彩超检出良性病灶192个,恶性病灶128个。详细见表1.

表1.三类检查方式对于乳腺病灶检出结果比较情况

3讨论

乳腺钼靶x线检查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方式,此类方法能够经过分析乳腺肿块形态学特点,比如病变形态、边界、钙化灶以及毛刺征等情况,进而明确乳腺肿块规格、形态以及边缘浸润详情。依照正常组织与病变乳腺之间的密度差,进而体现出乳腺形态和病灶学特征。其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肿块中,有着较高特异性。但值得说明的是,乳腺钼靶X线检查也有一定弊端,详细为:

不易分辨致密型乳腺内或者位于乳腺身位以及高位的病变;第二、乳腺钼靶x线不能详细评估肿块规格;第三、对于重度乳腺增生基础上合并的小乳腺癌,单纯使用乳腺钼靶x线检查,容易发生漏诊。本组中使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误诊漏诊的良恶性病灶,一般由于乳腺致密性病变不典型或者肿块规格较小所引致。

我国女性主要以致密性乳腺为主,经钼靶x线检查的检出率较低,其对很难对于脂肪型乳腺病灶者做出准确诊断。本组内,钼靶X线检出率为73%。尚存在27%的漏诊率。

彩超检查不会对受试者的机体造成损害,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哺乳期女性、孕妇以及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彩超检查对于病变部位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其能够清楚的分辨囊性以及实性包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钼靶x线对于年轻女性致密腺体显示不佳的缺点。但值得说明的是,使用彩超检查容易发生误诊。彩超的弊端在于两侧乳腺无法同时显现,因此整体观较差。另外这种检查对于其他检查方式,彩超检查的时间明显更长。本组内超声检出率为85%,良性检查率为93%。由于超声检查的自身弊端,因此恶性病灶的检出仅为75%。

核磁共振增强扫描(DEC-MRI)并不会受到乳腺致密度影响而发生变化。并且值得说明的是,此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乳腺组织的空间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可清楚的呈现出病变的形态以及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有助于作出准确性高的定性诊断。通过病理组织学结果可以证实,使用DEC-MRI能够准确的呈现出患者病变位置情况,其在确认病灶的规格数量边界等等方面信息和病理学所呈现的符合率相较于其他检查方式更高。但值得说明的是,DEC-MRI无法对钙化病灶作出准确的判断。增强病灶形态为分辨肿瘤性质的一个相对重要指标,如果病灶边缘呈现出强化趋势,其和肿瘤血管生成存在关联性,证实为恶性病变。通过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诊断准确性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乳腺病灶血流灌注以及流出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内容,其和病变部位内血管致密度以及血管壁渗透度存在相关性。

本组内,使用增强核磁共振检查乳腺病变的检出率为88%。但值得说明的是,此项检查在诊断良性病灶方面比彩超检查低,少数良恶性病灶影像存在重叠现象,因此易发生误诊,另外,增强MRI检查的费用也较高,普及程度不及彩超。

参考文献

[1]陈君,王小飞,张蕾,等.钼靶、超声和MRI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4):531-535.

[2]杨勇,杨一林,吕秀花,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7):603-607.

[3]夏元福.磁共振、钼靶及高频彩超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3):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