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1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刘文静

四川省简阳中学641400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务必要渗透进入信息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信息技术能够使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

初中这个时期,是学生们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因此,老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上,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能够避免传统教学方式所固有的弊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讲解抽象难懂的知识

基于数学这门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特别吃力,对于一些概念可能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引进信息技术,就能够使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直观。比如,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的时候,对于动点问题学生们往往难以做到熟练地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结合,将动点的运动过程运用图像来向学生展示出来。动点问题之所以困难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很难全面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学生能够获取最为关键的信息,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且这样的学习方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了完美的契合。

二、整合教学内容,凸显教学科学性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之中,虽然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教材可能不能把最具有时代特性的内容在书本上予以显示,但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上述目标转化成为现实。因为信息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不仅具备极强的时效性,还拥有众多的课程资源,可以突破传统教材的不足,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只有对某门课程保持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一般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即老师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进行滔滔不绝的宣讲,学生在讲台下面听得浑浑噩噩,这样的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为了扭转上述情况,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另外,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将函数图像直接在多媒体上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总而言之,在授课环节渗透进入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四、构建高效的学习平台

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实现大幅度的提升,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老师也应当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实和高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创设和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平台。在上课以前,老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学生们传输一些课程的预习资料,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学习圆的知识的时候,在这个章节的学习中,往往涉及诸多的定理,导致学生们对于这些定理可能出现混淆,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资料,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进而对各种定理的区分变得更加清楚。在课堂学习完成以后,传统的方式可能是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来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然而,这样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却不是特别显著。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之中进行学习,进而使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对自己存在不足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五、整合教学形式,彰显教学实效性

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实际要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来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对于那些明显不需要采取信息技术授课的内容,干脆不用或者少用。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应当和书本知识相契合,老师要尽量避免流于形式的情况出现。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对称图形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图片,并制作为漂亮的课件,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演示,进而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之中到处都存在着轴对称图形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数学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应当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使网络教学的自身优势完全释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平章胡召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3):148-149。

[2]张占贵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数学课堂的优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15):163。

[3]马文恩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