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桂枝芍药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疗效研究

王华杰

王华杰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人民医院中医科475500)

【摘要】目的:探讨桂枝芍药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疗效。方法:2选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予患者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桂枝芍药汤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展僵情况、关节疼痛肿胀指数以及治疗有效率详细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室检查研究组CRP、RF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统计,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治愈1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芍药汤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且安全性良好,特别在抗炎、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方面较传统治疗方法优势明显,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桂枝芍药汤类风湿关节炎综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260-0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导致的长期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多关节炎症损伤,病位以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近端指关节常见,炎症一般呈现对称性。随着病势进一步发展,关节表面侵蚀严重可造成关节畸形,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畸形是钮扣畸形和鹅颈畸形,极易致残,严重损害患者健康。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规治疗建议早期使用抗类风湿药物以延缓病情恶化,阻止关节因炎症而导致进一步损伤。同时配合使用消炎镇痛药,改善僵硬,减轻疼痛症状[1]。但由于类风湿关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尚不明确,临床用药效果个体差异较大,且安全性也不尽相同,故本研究针对类风湿关节炎采用桂枝芍药汤综合法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及疗效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分期[2],分期标准为:(1)早期(Ⅰ级):X线检查未见骨质破坏性改变,可见骨质疏松;(2)中期(Ⅱ级):X线显示骨质疏松,软骨轻度破坏,关节活动受限但无畸形,关节临近肌肉萎缩伴轻度炎症;(3)严重期(Ⅲ级):X显示骨质疏松或骨质破坏,关节畸形伴广泛的肌萎缩和软组织病变;(4)终末期(Ⅳ级):Ⅲ级基础上见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将全部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49±4.5)岁,病程为2.5~18.5年。Ⅱ级11例,Ⅲ级23例,Ⅳ级7例;对照组:男型患者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5±3.6)岁,病程为1.8~21.5年。病情分级:Ⅱ级9例,Ⅲ级20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病程及病情分级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予患者甲氨蝶呤7.5mg/次,每日1次,口服,虽治疗进展增加给药剂量,最多剂量不超过15.0mg/次。研究组采用桂枝芍药汤治疗,方用:桂枝15g,当归15g,防风15g,生姜15g,透骨草15g,陈皮10g,白芍10g,炒白术10g,制附子10g,知母10g,薏苡仁10g,甘草10g,临床上根据寒热情况对药量进行加减。如寒重于热时,用桂枝20g,制附子12g;如热重于寒时,桂枝减为10g,附子减为6g,知母加至15~20g。一日两次水煎服。两组疗程为三个月。治疗期间禁食辛辣油腻,禁烟禁酒,注意观察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患者展僵情况、关节疼痛肿胀指数以及治疗有效率详细记录并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根据ACR/EULAR2009年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疼痛指数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改善的幅度大于75%为显效;患者各项指标有一定改善,幅度在30%~40%之间为有效;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幅度小于3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采用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多组差别的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以及关节疼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0例治疗前晨僵时间为120.5±18.2min,关节肿胀指数为14.8±2.1,关节疼痛指数为23.1±5.2;治疗后晨僵时间为28.5±18.9min,关节肿胀指数为8.8±1.5,关节疼痛指数为9.1±4.8;研究组治疗前晨僵时间为119.2±17.5min,关节肿胀指数为15.3±4.0,关节疼痛指数为22.9±4.6;治疗后晨僵时间为13.9±9.6min,关节肿胀指数为5.6±2.1,关节疼痛指数为7.1±2.9。实验室检查研究组CRP、RF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统计,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治愈1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脘痛、恶心、泛酸等。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一般认为属中医“痹症”、“历节风”等范畴,早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就有“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诸肢节疼痛”等相关描述。中医理论认为痹症的病机为风寒湿邪夹杂侵袭人体,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先天素体虚损,肝肾亏耗无以充养筋骨,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和合未痹,治疗上应以通经络、祛寒气、活气血为纲。本研究所用桂枝芍药汤自《症因脉治》记载原方化裁而来,其中桂枝、附子、防风、生姜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白芍、白术、甘草化湿止痛;知母清热镇痛;陈皮、薏苡仁健脾利湿;当归、透骨草祛风除湿兼以舒筋活血。全方寒温并用,共奏祛风湿寒热夹杂之功效。研究结果表明,桂枝芍药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对实验室指标的明确改善,对晨僵、关节肿胀和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更为突出,且研究未见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特别在抗炎、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方面较传统治疗方法优势明显。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复杂,临床上在本方基础上准确辨证施治,加减用药,可收获较好疗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勇,赵岩.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8(02):8-10.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04):265-270.

[3]刘运霞.桂枝芍药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疗效研究[J].中医中药,2012,02(1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