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的社区普及体会

/ 1

心肺复苏术的社区普及体会

秦桂华陈爱军沈金连(通讯作者)

秦桂华陈爱军沈金连(通讯作者)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201601)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394-02

在2011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我们提出《关于社区开展心肺复苏术普及工作的申请》和组建泗泾镇社区心肺复苏术普及小组,以保证社区心肺复苏术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对临床、社区医生护士及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护士作为师资队伍,进行了心肺复苏术的规范培训;编写了简式和规范的心肺复苏术流程手册。再由课题人员与社区医生及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一起完成对社区(年龄18-60岁)健康人群进行简式心肺复苏术的培训;我们共培训了社区居民6498人,其中男4256人,女2242人,平均年龄49岁。现将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现场心肺复苏(CPR)是对突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用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对口吹气等人工的方式维持其血液和呼吸循环,挽救病人生命的急救技术。

简化式现场心肺复苏,则是单纯用胸外按压使骤停的心脏尽快恢复跳动(恢复血液的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较常规的现场心肺复苏,省去了开放气道和对口吹气,优点是便捷、有效、易于掌握,更适宜于民众推广。

首先要让居民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心肺复苏培训,了解现场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时的“起死回生“的价值,早期复苏的成效大,心脏停止超过4分钟,每延迟1分钟进行复苏,成功率降低50%,即5分钟成功率只有20%,6分钟只有10%;心脏停止<4分钟脑细胞还能恢复;心脏停止>6分钟脑细胞发生永久性损害。复苏的黄金时刻是4分钟内开始早期现场心肺复苏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复苏成功率可达40-60%,超过10分钟后成功率为0。美国的心肺复苏大众普及率远高于我国,心脏骤停的目击者的进行简式心肺复苏(仅胸外按压)的几率高,所以1年中约有10-20万人因此获救。成功的关键是“第一目击者”对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程度。这就需要平时参加心肺复苏培训,使更多的群众掌握这项技术,只有普及培训率高了,才能保证在心脏骤停的现场为突发病人提供紧急救护。

“急救链”是针对现代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急救的一系列组成的“链”。“生命链”普及,实施的越广泛,心脏骤停病人的获救成功率越高。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学会2010年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使用“生命链”(急救链)由4个环节延伸为5个环节:

(1).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呼救);(2)早期现场心肺复苏;(3).早期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5).早期复苏后期救治。“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救护是“急救链”的首要环节,从救护车自呼叫至现场的平均时间看:美国纽约6-8分钟,中国香港及上海市区10分钟,上海效区30分,而“第一目击者”的救护可谓“即刻”。也就是说: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急救又是成功的基础。

胸外按压要快速有力,频率要快,按压的深度要求达到5cm左右,才能使心脏受到挤压,增加冠脉灌注有利于除颤成功,且频率一定要在100次/分以上,否则不能建立有效循环。在按压时,一定要胸壁回弹,这样才能易于造成胸腔内负压,促使静脉回流至心脏,从而增加下一次按压周期的前负荷。

现场心肺复苏最关键的是连续不断按压,减少中断按压的原因,少通气,保持均衡有力的按压和快频率(按压深度5cm,频率100次/分)尽量使胸壁回弹。在连续不断强有力的按压和快频率共同作用,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冠脉灌注压,这就是简式心肺复苏术的理论基础。

大众普及培训要通俗易懂,我们编制了简式心肺复苏现场急救的顺口溜:

有人昏倒地上躺,呼唤拍摇意识丧,快喊120来帮忙,救者跪在他身旁。

摆正体位脸向上,检查颈部喉两旁。没有跳动按心脏,掌贴胸骨中下方。

肘腕垂直深快压,十指翘上不要忘。稳健下压5公分,每分按压一百趟。

黄金时刻最重要,分分秒秒莫轻渺,复苏成效就提高,上述要领掌握好,心肺复苏显神效,起死回生兴人道。

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心肺复苏的社区普及,居民反响良好,提高了培训效果。

基金项目:上海市松江区科委课题资助(2012-YY-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