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初探

谢利华

谢利华(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第五小学校四川苍溪628400)

摘要:本篇论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关联思维,加深理解;结合媒体,形象直观;情境创设,破解难点;情感交融,引起共鸣;学法迁移,拓展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170-01

随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集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教师如果巧妙使用这一媒介,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结合声、影等手段,充分挖掘课文内涵,可把课文中“静止”的语言变成“活动”的形象,能够最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课堂教学更富有吸引力,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和积累,颇有收获,现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所得、所感进行梳理和小结。

一、关联思维,加深理解

识字是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课都要围绕识字展开。低段识字教学运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尽量用趣味化的形式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现出来,让识字教学理趣相生。如教学“手”“囱”“目”“肉”“贝”等字,将实物图片与汉字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借助图片就能明白字义,牢记字形。教学“亭”和“停”两个生字,我首先出示“亭子”图,让学生跟“亭”相比较。鼓励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有学生说:“亭上的点像亭子图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面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字像下面的柱子。”接着,我用多媒体演示亭边走来一个人,然后停下来靠在亭子边,最后出现“停”字,我告诉学生,这个字也读“tíng”,读音跟上面的字相同,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学生一下子就喊了出来:“前面的‘亭’样子像凉亭,是凉亭的意思,后面的‘停’多了一个单人旁,人停在亭子旁,是停下来的意思。”在这种环境中,生字的音、形、义得以同时生动的呈现,真正实现了生字的音、形、义的统一,学生口、耳、眼、手多种感觉器官并用,不但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这两个字,还分清了它们的意思。

二、结合媒体,形象直观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在过去的教学中,有时老师讲一个知识点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十分茫然。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各种手段,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化难为易,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你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并使用多媒体,一定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教“青、请、蜻、清、晴”这几个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山)”。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阳光灿烂,蝴蝶、蜻蜓到处飞舞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大太阳,是什么天气?应该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日字旁,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生动的日字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晴”字。还可以利用这幅图一齐记住“蜻蜓”的“蜻”字。这样,学生就能轻易地记住这些字。当老师总结识字方法后,在每次教学新的生字,便可以让孩子看图,或者想象画面来记住这个生字。学生根据这一方法记住更多的生字时,继而就会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三、情境创设,破解难点

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这些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成功,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要想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使学生懂得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作用。由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我准备了一幅赵州桥的剖面投影片向学生讲解: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仍然很坚固。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象,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印象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再让学生解释“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难点自然而解。

四、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平面化看图作文进行动态延伸,让生活体验、语言实践、情感抒发交融共存,同步推进。习作教学中利用动态视频,有助于学生情感之门的打开,学生把某一生活图景拍摄下来,变模糊印象为清晰的画面,以画面为素材,讲述背后故事。在故事中思考父母的养育恩情;欣赏山水的灵秀美丽;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多彩的图片不但能给学生生动形象地认识,而且奇妙的动画更能引起学生极大的乐趣。动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更能与课本内容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有助更好的理解课文。

这就是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在教学中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令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枯燥的作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五、学法迁移,拓展探究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升华,课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语文课堂上没有尽兴的“节目”延伸到课外完成。一些来不及实施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放到课外,实施综合性学习。如在教学《岛的天堂》一课时,为了理解作者对鸟岛独特的风光以及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鸟类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意识,我设计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1、搜集有关鸟岛的信息,举行“鸟岛知识知多少”的宣传活动。2、写一些保护鸟的标语。3、画一幅展现鸟岛风采的图画。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中也应该注意:

1、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应体现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特性,提供给学生可以实际操作的课件。

2、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切不可本末倒置,不能一味的追求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更不能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它代替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作用和地位。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手段、一种凭借,合理、恰当和巧妙的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让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