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在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急诊护理干预在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王燕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急诊病房安徽省马鞍山243000

【摘要】目的讨论急诊护理干预在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主要针对骨折患者入院时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取及时的急诊护理干预,有利于后期的骨折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少肢体运动障碍及骨折部位变形,减少遗留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四肢开放性骨折;治疗效果

骨折是指骨结构遭到破坏而断裂,通常分为两类即闭合性和开放性,闭合性骨折是指皮肤软组织完好,骨折端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和外界有连通,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骨折,临床以四肢骨折常见,症状为出血、疼痛、肿胀,重者会发生休克,开放性骨折容易发生伤口感染[1],必须及时清理伤口,防止感染,加强伤口合愈,转化成闭合性骨折,我院通过对7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患41例,女患29例,年龄5-75岁,平均年龄(22.6±6.4)岁,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46例,交通事故骨折21例,摔伤骨折23例,暴力骨折12例,机器所伤骨折12例,患者入院后急诊救治抗休克8例,进行清创术24例,经过有效及时的抢救治疗后,无效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室。

1.2方法

1.2.1对患者大出血及内脏器官出血应立即采取手术处理,采取措施过程应减少对患者的搬运,保持头高足低的方式。(1)止血处理:对大量活动骨折出血患者,就立即进行止血处理,观察开放性骨者患者出血情况,一般采用敷料和加压包扎止血,严重者应采用专用止血带,并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每隔3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为30-50s,防止部位缺血坏死。(2清理伤口:用无菌刷及肥皂液反复清洗伤口及周边患肢,一般进行2~3次,清洗后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如果是伤口内部一般不需清洗,再用0.1%碘伏擦拭或用纱布浸湿敷于创口,再无菌敷料包扎创口,清理完伤口后,应给予必要的抗生素药物治疗,防止破伤风或伤口感染。(3)骨折部位处理:人体脊柱主要为椎管和马尾神经,如脊柱发生骨折,患者身体某个部位会发生偏瘫的风险,如长管骨发生骨折时,骨髓里骨浆会因为没有固定而溢流血管里,发生肺栓及脑栓阻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准确了解患者具体的骨折症状后,采取钢钉或钢板进行内固定并采取下一步治疗措施。(4)软组织处理:对患者行清创术后,再进行伤口缝合,石膏固定,对软组织骨。神经血管,肌腱部份。(5)心理护理:患者受伤后,因为骨折部位出现剧烈疼痛和渗血的产生,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紧张感,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感和不安情绪,倾听患者想法,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积压情绪,理解体谅患者,为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恢复患者治疗信心,配合治疗,争取尽早康复。(6)术后护理:针对手术后的骨折患者,应密切观察观患者术后情况,测量患者心电图波动、血压,末梢血运,疼痛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做好心理辅导,加强患者及家属对骨折治疗知识,促进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骨折患者的康复程度、肢体运动障碍、骨折部位畸形三个方面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0数据软件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康复22(57%)例,肢体运动障碍7(20%)例,骨折部位畸形患者6(17%)例,研究组患者康复28(80%)例,肢体运动障碍4(11%)例,骨折部位畸形患者3(9%)例,两组护理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患者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肢体运动障碍及骨折变形低于对照组,对比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3结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运动多元化,受意外因素和交通事故而造成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逐年增多,骨折创伤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四肢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及周边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病情严重,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临床患者表现为骨折部位大出血及剧烈疼痛、红肿,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对紧急性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救治工作十分迫急和关键[2],这也是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考评,在护理中减少患者肢体运动障碍和骨折部位变形,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对骨折患者治疗十分关键,先做好骨折部位的清理、止血、防止感染工作,开放性骨折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可分为3度;1度:骨折端刺破皮肤,造成骨折部位出血及软组织轻损伤;2度:皮肤破裂或坏死,皮下组织与肌肉均有中度损伤;3度:大面积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血管神经损伤。对于开放性骨折处理原则是及时快速的清理创口,避免感染,努力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在开放性骨折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细节事项:清创创口要彻底,清理创口不仅去除杂物和坏死的软组织,还应去除没有活性的软组织,经过清创处理后创口仍未闭合,应进行再次清理,直到创口合闭。做好创口防感染工作:患者入院时应进行必要的创口清洁,在6h以内处理伤口最为合宜,准备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应使用抗菌药物,临床数据表明[3],在手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增加了手术后再次感染的机率,形成第二次感染。急诊护理干预是以救治患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从对患者病情特征、骨折程度及身心状况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强、治疗效果佳的方法,提高患者治愈率,同时应采取心理辅导及健康宣讲,向患者普及治疗方法,康复指导,消除患者紧张、烦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变患者从被动治疗到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四肢开放性骨折治愈率。

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处理技能,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警惕急症引发的并发症,对患者病情做出迅速的判断和急救处理,保证有效的急救措施,提高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综合上述,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有利于后期的骨折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少肢体运动障碍及骨折部位变形,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广泛引用。

【参考文献】

[1]冯周莲,张宏宁,康玉闻等.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15):48-50.

[2]邓文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56-57,60.

[3]陈海莲,金静芬,杨蕾等.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急诊室行创面拍摄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59-361.

[4]王勇坚,何晓剑,戴涌等.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47-449.

[5]胡新顺.四肢开放性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