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儿科合作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产儿科合作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意义

陈晓玲连金媚欧阳火贵黄秀丽谢秀萍

陈晓玲连金媚欧阳火贵黄秀丽谢秀萍(东莞市樟木头医院5236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应用产科与儿科合作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实行产儿科合作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取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的行产儿科合作模式之前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后死亡所占新生儿窒息比例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讨论:采取产儿科合作模式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减少由于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是围产儿管理中的有效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产儿科合作新生儿窒息复苏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012-02

窒息是诱发新生儿脑瘫、智力障碍与死亡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新生儿窒息所导致的婴儿死亡所占比例已经超过20%[1]。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和后果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不断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不断规范。我院在2009年后在新生窒息复苏中采取了产科与儿科合作模式,本文对产儿可合作模式的新生儿复苏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开始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法,2005年9月~2009年8月,新生儿复苏以产科为主,产科接收产妇中成功分娩1628例,作为对照组,新生儿窒息124例,所占比例为7.62%,其中轻度窒息83例,重度窒息41例,死亡11例,其中围产期死亡9例。

2009年开始我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应用新生儿科主导、产科合作模式,产房或手术室中需要新生儿科医师协作,在与产科密切配合的过程中,新生儿科医师参与新生儿出生的急救与生产后的治疗与监护,在脐带断开后新生儿由新生儿科进行管理。2009年9月~2012年8月,产科接收产妇中成功分娩1135例,作为观察组,新生儿窒息48例,所占比例为4.23%,轻度窒息39例,重度窒息9例,死亡2例,均发生在围产期。

1.2治疗方法

对新生儿科与产科所有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内容为新生窒息新法复苏技术,每年均进行强化培训。新生儿科医师、护理人员与产房护理人员、助产士均必须保证对ABCD复苏步骤的熟练掌握,均能够进行合格的气管插管。具有妊娠期高风险指征的产妇需要产科医师联合新生儿科医师进行会诊,新生儿科医师必须在新生儿分娩半小时前到场,进行新生窒息复苏准备,新生儿分娩后新生儿科医师负责抢救,由助产士进行配合,根据ABCD复苏方案进行。新生儿复苏后1~5分钟,Apgar评分在7分以下送至新生儿科进行密切观察治疗,Apgar评分超过7分进入母婴区保持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x2检验,组间以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行产儿科合作模式前后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见表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48例、轻度39例、重度9例,对照组新生儿窒息124例、轻度窒息83例、重度窒息41例;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后死亡2例,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后死亡11例,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后死亡所占新生儿窒息比例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表1实行产儿科合作模式前后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n(%)]

3讨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引进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以期改善新生儿窒息高伤残率与高死亡率的状况,在上海、北京等省市举办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新法复苏”研究会议,推动新法复苏在全国各地大范围应用[2]。之后推动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的展开,我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华护理学会妇科专业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强生儿科研究院与美国儿科学会一起协作,建立了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

由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无法较为准确的预判,每位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均应配备有一名具有熟练复苏技能的专门新生儿护理人员,各级不同医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委派儿科或新生儿科以及产科的医师负责,由护理人员等其他人员协助,需要配置技能需要有药物与气管插管等,还需要其他的复苏技能(包括触觉刺激与吸引刺激、呼吸与心率检查、胸外心脏按压与正压通气给氧),构成完整的复苏小组。在新生儿分娩中多胎分娩均需要配置一个独立的复苏小组。而参与复苏小组的医护人员与助产士应当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确保复苏工作的高效率与秩序性。同时需要制定明确完善的复苏管理制度,在平时进行演练,确保技能的熟练与配合的协调。

产科与儿科的强化协作中,如果医院能够具备新生儿科与儿科医师进入产房协作的条件,在胎儿窘迫发生或高危妊娠入院时应当及时与新生儿科或儿科医师沟通,在产前对产妇围产期的疾病与身体情况以及胎儿情况进行了解,经过产儿科医师一起探讨可能发生的危险与特殊问题,所有复苏小组的成员在事前进行充分的复苏准备,与手术台或产床附近等待产妇分娩,如果不能做到应当由产科医师完成这些工作。通过事前充分准备,大多数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是可能预测。然而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某些高危窒息因素存在的新生儿在分娩中顺利,出生状况较好,不需要复苏护理[3]。而没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生时却可出乎预料地发生窒息,所以必须在思想和器械设备方面做好经常性的复苏准备。

采取产儿科合作模式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减少由于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是围产儿管理中的有效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雪峰,肖玲玲,赵银珠等.复苏技术方法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6):795-797.

[2]徐韬,王惠珊,宫丽敏等.12所医疗机构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试点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3):151-155.

[3]李定华,邓筹芬.新生儿新法复苏暨产儿科合作16年[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