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微

郎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方法;教师;学生

当今数学已经成为令许许多多学生头痛的一门学科,从中学到大学无不如此。究其原因,乃是我国数学的基础教育过于落后,教学方法也不适应于现代的教育环境,以至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幅度下降。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积极地教育我们的学生学好数学,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数学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对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坚决拒绝教授超出学生接受范围的数学知识

由于要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师向学生教授超出学生接受范围的数学知识,结果学校的升学率没有提高多少,却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教师教授超前的数学知识时,学生不能短时期领悟、掌握,甚至感到无法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艰涩难懂、枯燥无聊的印象,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就会很难进行。这样,不仅不能实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因为听不懂教师的讲课内容,无法掌握知识点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试想一名刚接触数学没多久的学生怎么可能学习并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呢?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还没有积累足够的解题经验,教师不应该一下子教授初中以及奥数的知识点,这样做只能破坏学生简单的数学思维,起到相反的作用。教师应该严格按照现在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从简单的数学知识开始教学,按部就班地教授并且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越俎代庖”,在小学阶段就进行中学知识的教学,更不应该将那些深奥的、偏向边沿的奥数编入教学计划中,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坚决拒绝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教导学生学习数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随即,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应运而生。然而,在普及诸多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应该用惩罚式教育进行辅助。采用惩罚式教育是必须的,如果没有适当的惩罚,我们正常的教育秩序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维系,也会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受到更大的“自然惩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惩罚教育是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帮助教育学生为最终目的,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纠正;是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通过使其承担由于自身过错而带来的责任,达到使学生认识错误、不再犯错为目标的教育方法,它与表扬表面上对立,实质上统一,都是要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但是,许多教师将惩罚式教育与体罚或变相体罚混为一体而滋生出一些过度惩罚的教导方式,从而导致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它不但违反了基本的教育规律道德要求,更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所严格禁止的行为。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领悟好惩罚教育的精神,将惩罚式教育与体罚、变相体罚区分开来,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采用多媒体教授数学知识

小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仅限于“1+1=2”的阶段,这就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空间还不够大,对抽象性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数学知识尚处在从零开始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弥补,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而多媒体教学方式就是不错的一种弥补方法。

多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等优点,不仅可以形象生动地将数学知识传播给学生,而且还给学生以清晰明快的感受,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快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课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从而将学生的“要我学”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多媒体还可以容纳更多的数学信息,以供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而达到学生积累更多数学知识的目的。

四、提倡教师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教学

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培养、训练。而小学阶段就是培养的黄金时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探讨解决问题各种可能的途径;或者把死命题适当变化后成活的命题,让学生探讨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出现,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结论给出正确的指导,并且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就会更加有自信,就会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思维,从各方面思考,这样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肯定学生的同时还要从各个方面创建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宽容、平等与友善。这样的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平时,教师应该与学生有充足的交流,这样才能够了解到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对学生给出正确的指导。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的知识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质的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辩证统一的,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对于学习数学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呢?

首先,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概括,在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蕴藏于大量的表层知识中,甚至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数学教师应该先从教材中深入地挖掘出数学思想方法,并且能够用浅显的数学题型将数学思想方法表现出来。其次,由于同一部教材蕴含了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选择出适用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并将其重点渗入到题型中,以供学生理解、学习。最后,教师要把适合于学生学习、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总结,并且结合相应的数学题型进行教授。由于数学思想方法来源于教材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中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规律的发现的过程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化归的思想方法、归纳的思想方法、符号的思想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只有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今后的数学教学才会得到更大的进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才能更加有规律地掌握好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六、布置具有代表性的数学作业

当今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布置大量的数学作业来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反感。这样,不仅达不到巩固的效果,而且还会滋生出一些抄袭作业的不良现象,从而使数学教学处于尴尬的地位。因此,如何布置作业就成了教师的一门学问。

首先,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少而精。教师可以布置两三道数学题给学生做,但是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精,要具有代表性,用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点。学生感觉作业少就会积极完成,这样教师机会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同时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层次性,要兼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既要让后进生做得了,学到知识,又要让优等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难度激发其思考。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最后,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还要考虑到作业的灵活性。在出题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题目的灵活性,不要总是按照同一个套路来出题,这样就达不到布置作业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我们教师不可以马虎,应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这样,我们就是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了!笔者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加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行列中来,探讨出更多合适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内蒙古扎兰屯市雅尔根楚学校16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