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创新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刘善勋

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中学刘善勋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将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知识经济的根本任务是知识创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源头。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内在积极性,只有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1、以悬念开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会使他们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例如:在学圆的概念时,可先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或其它形状的?在讲“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节时,在引言中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有两角和其中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学生会答出“不全等”。教师接下来说“那么把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特殊化成直角,即:在直角三角形中,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样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引出新课,制造了一个悬念,创设了一个渴求知识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渴望答案的情培中认真学习。

2、用实际操作去激发学习兴趣。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思维,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具,用剪刀剪出三角形,用动手拼图办法来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时,我采用了学生自做学具,硬纸片做的等腰三角形,然后教师演示提问,学生实验回答。①将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高剪开,会得到两个什么图形?(直角三角形)②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元素对应相等?(斜边直角边)③将这两个三角形按对应边叠放在一起会发现什么情况?(完全重合)④这说明什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由此教师和学生得出共同的结论:“有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善于设疑,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用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例如: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例子,看看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列方程:X2+5X+6=0及X1=-2,X2=-3,可以看出:X1+X2=-5,X1X2=6.这-5,6与方程X2+5X+6=0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会去探索,然后再讲,会收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变式训练,开放型试题的研究,还可以通过讲述学习数学史,化枯燥为趣味,探索解题技巧,解剖错误原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动手实验的能力。

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自身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的观念不转变,无论怎样教学,都无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在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仅要理解教材,掌握教材,还必须把握教材的丰富内涵,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长处,学会做人。”

三、有效备课,正确理解教材,掌握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知识创新的途径。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是想上好课,一定要备好课。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了解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编写目的,课后思考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认真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我严格要求自己备好每一节课,打有准备之“仗”,我也在备课中获得了自信。

2、课程是连结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纽带,也是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学法,改变题型,并辅以学法指导,使他们明确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

如(一)原题:AB=CD,BC=AD,E、F分别是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BF=DE(图一)

变式:(a)在原题中把AE=CF改写成AF=CE,其它条件不变,结论是否成立?

(b)右E、F是AC延长线上的两点,其它条件不变,结论是否成立?

(c)图()图(二)中的两个四边形EBFD是否是平行四边形?

通过对这类题型条件变化,图形变化,开放型试题改变等,使学生明确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因为好的解题方法不仅能事半功倍,而且能促进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又能激励学生知识创新,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加强。

四、有效提问是提高创新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教学检测的手段,它制约着教学进度能否推进,要运用好提问,就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问要有计划性。2、提问要有启发性。3、提问要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五、指导学法是提高创新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而教。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师应该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2、指导学生的听课方法。3、指导学生复习方法。

六、正确理解考试目的,减轻学生负担,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保证。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上进的种手段。因此我认为①淡薄分数观:②提高课堂效率,不占用课余时间:③对所有创新的解题在班里讲评,意在激励学生创新、探讨:④作业不要求千篇一律,要分层次布置,应“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才能拓宽知识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正确理解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提高学生素质,保证学生的知识更新,达到创新课堂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