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分析

石钰杰

〔关键词〕隐性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实践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相对于小学、初中的数学教学来说,内容更难、各环节连接的更加紧密,对学生来说也增加了挑战的难度。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根据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采用分层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隐性分层教学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相对于小学生来说,高中生都有其独立的思想,特别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分层教学会产生顾虑,怕分层后的课程讲得过快、跟不上;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这种分层教学可能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对于高中生的分层教学可以采用隐性分层教学方式。但在隐性分层教学实施之前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条件:

1.1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不仅在数学认知结构上存在差异,在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出现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我们才不能展开“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1.2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很多人会认为和学生从小到大的基础知识有关,但是,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只要向学生提供适合的数学学习条件和环境,通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行针对性的矫正,那么每个学生都能够构建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数学认知结构。

1.3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一味地要求不同的学生适应教师所特定好的教学环境,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创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2高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

2.1学情调查划分层次。当学生们刚一入学之初,可以通过一次摸底测试初步确定学生分层名单。该名单只是一个初步的结果,后设置一个月的考察期,根据这个月内学生的课上表现情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及数学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考察,通过对考察结果的整合与分析,确定好第一阶段的分层名单,并且随着学生在每个阶段的不断进步与改变,分层名单也会不断地完善。一般来说,可将层次划分为优秀层(A层)、良好层(B层)与基础层(C层)。

2.2分层教学的实施。

2.2.1教学目标分层。对于A层的学生主要注意让他们在课堂上“吃得饱”,可以通过加大练习数量的方式,拓宽其知识面,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对于B层学生,可以通过专项训练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对于C层学生,要注重教授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调整好上课时的听课状态,保证好课上所学知识能够及时消化理解。

2.2.2教学设计分层。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中,把相关理论、典型例题和相关的课后练习等在数量、难易度及习题量等方面做好有效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仅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还可以促进不同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水平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讲解,对于B层和C层的学生在保证他们能听懂的前提下,可以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对于A层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拓展一下知识,适当提升知识的难度,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2.2.3课堂授课分层。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从课堂提问和课堂活动两个方面着手,尽量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①课堂提问方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提问的难度、数量及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对于A层学生来说,注重知识的牵引,可以在问答的过程中加深问题难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B层学生来说,大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一知半解后就不注意听讲等问题,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增加提问数量的方式进行鼓励式提问,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对C层学生的提问要客观、直接,难度设定上要相对较小,在提问方式上可以采用单人回答、小组回答等不同的方式。②课堂活动方面。通过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与玩”中掌握新知识。对于A层学生来说,主要锻炼的是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延展能力,可以在活动中增加小组讨论等环节,让A层学生带领其他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对于B层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让他们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并且逐渐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C层学生来说,需要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将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商讨,通过这种课堂活动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各层次学生的特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2.4作业设置分层。适当的课后作业对课上学过的知识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但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不同学生的作业进行划分。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必做题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的部分,而对于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安排,从而有效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隐性分层是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分层次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促进不同类型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在高中数学的隐性分层教学过程中,虽然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终会实现中国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本辉.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实践体会[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6):53

2邹巍巍.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