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重管理构建和谐德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刚柔并重管理构建和谐德育

李方玉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吉林吉林市132101)

内容摘要:德育工作是当前学生管理教育的重头戏,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有效开展好德育工作,有针对性地设计德育工作的载体和内容,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使德育工作富有成效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德育人文和谐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有着四十六年的悠久历史,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4500名学生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我们靠的就是“育人德为先,发展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以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德育工作的落脚点,以“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性”为着眼点,实行人性化管理。突出德育地位,重视德育功能,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在重个性,重传知,重情感,重导行的氛围中,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07年我校被评为全国德育创新工作优秀学校,成为吉林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排头兵。

一、以学生为本,改进学生德育模式。

传统教育大多以“教”为本,学生德育以“管”为主,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做法容易束缚学生思想,在实际操作中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行动上的抵触,教育成效甚微。在十年的德育工作中,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管理不以学生为本将寸步难行,离开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管理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无法教育。我们确信“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为了管”,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民主、平等、尊重。我们树立崭新的学生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严管厚爱,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所在。

二、以制度建设为依托,注重刚性管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是职校学生发展的源动力,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养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奠基,为学生的就业服务。目前,职校学生基础薄弱,没有接受过有效的成长教育,普遍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没有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因此,开展养成教育是当前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头戏。

为此,我们从行为文明和语言文明两方面入手,制定了《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在新生开学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告别不文明语言教育月”活动,召开“向不文明习惯告别”主题班会,坚决向不文明习惯宣战。制定系统的《学生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加强日常纪律、卫生评比,每月评选出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同时,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来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如:开展师生共创“文明特色学校承诺”活动,通过活动使广大师生公开做出承诺,并以书面形式在学校公布,建立一套践诺跟踪制度,保证承诺兑现。通过这种活动,使师生间平等相待,相互信任,相互激励,相互监督,共同提高。再比如:开展“无脏话班”评比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对符合方案要求的班级给予正面鼓励,可正式命名为“无脏话班集体”,授予班级奖牌,并在流动红旗评比中加分,在全校大会上予以公布。活动开展以来,全校90%以上班级参与了活动,有近30个班级先后被评为“语言文明班”。通过持续开展各项活动,说脏话这一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在校园内基本绝迹。

三、以人性化教育为本,注重柔性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陶行知先生提倡活用书,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用活的方法、活的环境去发展学生能力,将做人、求学、谋生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努力拓展德育空间,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㈠以生活为实例,规范行为。德育不仅需要书本传授,更需要现实生活。我们利用学生身边小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事,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利用广播、板报、手抄报、画廊等宣传阵地,抓住学生身边的事,且利用身边的小事及社会上一些现象和观点进行评论、辩论,扬长避短,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这样,更新德育内容和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㈡以社会为教材,拓展能力。德育目标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我校开展的阅读好书、讲好故事、关注国事民生等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

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成立了“家电维修服务队”和“农用车维修服务队”,我们常年开展科教下乡活动。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上千种,农用车近百台。通过一方面为农民朋友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技能水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一活动社会影响深远,人民日报也进行了宣传报导。学校多次被团市委评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㈢以活动为载体,陶冶情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活动,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校改变已往的“封闭式德育”,转变为以活动为中心,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开放式教育。例如,我们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突破口,以主题班会为平台,学生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在活动中感受教育,自觉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校坚持升国旗制度,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重大传统节日纪念性活动及英雄故事会和影视教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们在重视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每年都开展“体育节”、“技能节”、“文艺节”等大型系列文体活动。

这些活动学生参与率高,参加班级多,活动效果好,学生每年参与活动的人数已达到85%,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凝聚了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极大的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总之,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个学生发展是新时期赋予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我们在新的学生观的指导下,在“大德育观”的影响下,拓宽了育人渠道,增强了德育工作实效。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如今,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教育,让学校的德育工作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