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彭耀生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彭耀生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中学40911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的中国面临开放的挑战,应答这个挑战的就是改革,包括科学教育的改革,生物学教育改革是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教学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生物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生主体主动发展教学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的中国面临开放的挑战,应答这个挑战的就是改革,包括科学教育的改革,生物学教育改革是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探索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增长,学生在学校无论怎样努力,所掌握的知识只不过是海洋里的一滴水,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的人,而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提出了素质教育三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地发展。要主动发展,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是教学活动中的“导演”,教师要由传统的设计自我向设计学生转变,创设各种情景和条件,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指导学生去学,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去设计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把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归纳性质等知识点蕴藏在问题中设计出来,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这样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求趣——激发兴趣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

从教学的过程和要达到的目标来看,处于主体地位的只能是学生,决定着学、影响着教。要使教学取得高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与教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机械记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

要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造成一定的心理氛围。第一堂生物课应像一出优秀的戏剧的序幕那样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上课开始,教师应富有激情地应用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激励语言开课,对绪论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补充,主要讲述当代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给学生以形象的启迪。激趣的方法很多,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Ⅰ、巧设引言,激发兴趣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物课堂教学的控制应重视导入的方法。导入的方法有好多种,例如激疑导入法、解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幻映图式法。

我在讲解《激素调节》一节时,就用了“设置悬念导入法”

引言:你们读过童话《格列佛游记》吗?(读过。)奇妙的童话《格列佛游记》曾令成千上万的不同肤色的小读者神魂颠倒,相信在遥远的海那边,真的有大人国和小人国。事实上,这样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比一般人高大得多的巨人和比一般人矮小得多的侏儒的确存在,你们想知道人长得高与矮与什么有关吗?(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激素调节。

Ⅱ、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生物直观教具主要有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录像,幻灯和照片等。其中,前四种直观教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后几种教具,如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电脑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也为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生物课程提供了更大的便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穿“针”引“线”,立“形”架“桥”,不但可以活跃气氛、激活思维,还可以增强记忆、提高效率。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如鸟类这一课主要是以“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为主线展开的,首先交流调查收集到的鸟类图片资料,使学生有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继而呈现家鸽的活体,骨骼标本及模型或巡回下去让学生观察,满足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思考,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加强直观教学效果。又如在讲解细胞结构时,可采用先模型、后挂图、再板图的诱导顺序,使本来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变得直观可见,以期达到模型诱导、挂图感知、板图巩固之功效,使学生顺利完成“认识→思考→记忆”这一掌握知识的过程

Ⅲ、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物学习情境是指具有一定生物知识和情感氛围的学习活动,它有着承上启下、桥梁过渡作用。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可以通过观看录相、阅读历史材料、分析图表、观察实验、质疑甚至某个小故事或谜语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适时、含蓄地提出有趣、诱人且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灵感。这样用问题把学生组织调动起来,用问题来组织教学,用问题来实现知识点的过渡,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欲罢不能,欲说还休。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在讲完了发酵的原理之后,就创设了一个学生分组实验、质疑、释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老师给他们的实验材料进行小组实验。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三、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生物学内容是一个很大的知识体,二是科学家们在思考生物学问题时,他的思维方式也是在不断改变的,怎样教生物,研究人员认为:教师应该把生物学教成像“品尝”生物学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去闻,去鉴赏,或者说是去欣赏它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探究式的教学法。恰当地、正确地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有利于学生观察、操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是一个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活动只能通过实践和感知在本人的头脑中进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改变单纯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抽象的、不变的教育对象,而把它们看成是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学生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不动脑筋的症结就在于缺乏问题意识,所以要想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如果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密切,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复习课可以采用讲演法、问答法,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在师生共同释疑中获取新知。

二十一世纪已经到来,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教育处在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位置,科学教育改革重视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学过程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富有责任感积极参与决策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名普通生物教师,为了能使自己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时,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需要,也不能为学习付出足够的努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为之,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