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职教师培训的现状与需求研究述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我国中职教师培训的现状与需求研究述评

黄杜鹃

中职教师队伍仍然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与薄弱环节。归纳前人所做的一些研究并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教师现状培训研究ResearchcommentaryonChinassecondaryvocationalteachertrainingandthestatusquoanddemand

HuangDujuan

Abstract:Secondaryvocationalteachersstillarethecurrentconstraintsofvocationaleducationdevelopment,theimpactofthequalityofvocationaleducationasakeyproblemwiththeweaklinks.Summarizedsomeofourpredecessorshavedoneresearchandanalysisputforwardtheirownviews.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teachersStatusquoTraining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03-02

中职教师培训问题一直是个被忽视的教育研究领域,这一方面是由于职业教育地位原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职业教育实践使然。目前对中职教师培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培训模式的研究

徐晓红等介绍了江苏省开展新知识、新理论、新工艺、新方法的“四新”培训模式[1]。“四新”培训的对象主要为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的在职专业教师,同时兼顾一般中等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在职专业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必要的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知识;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知识。

王清连介绍了河南科技学院“五开放,一优化”的职教师资培训模式[2]。所谓“五开放”,即:一是开放的课程设置。二是开放的师资资源。三是开放的教学主体资源。四是开放的课堂。五是开放的授课形式。“一优化”是指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既包括在软、硬件投入上的优化,也包括教学氛围的优化,还包括充分尊重培训对象的个性,正确对待学员的差异。

此外,方至等介绍了湖南农大职教学院提出的新的职教师资培训模式[3]。模式的主要操作程序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聘任任课教师与准备教材、资料;精选讲课内容;评价与反馈教学效果。模式运行要求注重调查研究,鼓励教学研究;管理做到“以人为本”。该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关于职教培训基地的研究

因为基地的培养培训计划以政府安排为主(特别是全国重点建设基地),因此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基地的建设、管理、政策保障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缺少具体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的研究。这也是导致职教师资培训种种问题的根源之一。

刘育锋认为应该以“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为职教师资基地的发展方向,即将以培训专业课为主的基地和培训实习指导教师为主的基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双师型”职教教师的培养目标[4]。依据以上方式培养职教教师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挑选未来职教教师,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使未来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职业实践。通过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使职教教师具有完整的职业能力。

卢双盈提出了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工作思路:明确目标,做好规划;加速建设,重视质量;按需办学,服务为本;教研结合,综合示范;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强化实训,培训“双师”[5]。

3.关于职教师资培训现状分析的研究

凌云等调查了中职教师培训需求[6],表明中职教师培训需求呈现以下趋势:教师的培训需求趋于理性、务实和多元化。此外,从性别上看,中职教师对自我的认识及培训需求在趋同中有差异。教师接受培训的欲望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明显下降。

李梦卿等对湖北省中等职教师资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7]。并总结了以下几个特点:注重师范性、学术性和职业技能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

江宇静总结了我国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8],如:经费问题和工学矛盾造成教师继续教育困难重重;教师继续教育意识淡薄、安于现状;培训方法、内容单一,效果不明显;对师资的再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加强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4.关于中职教师培训途径的研究

于万成等提出了搞好中职教师培训的六种途径:送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为教师制定适合各自业务发展的培训机制;采取校企合作,提高教师进行实训教学的能力;开展师傅带徒弟式的校本培训;送出国门,学习世界有益的职教经验;建立完整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将技能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之中[9]。

杨开明等也探讨了中职教师师资培训途径,认为培训内容应包括新教师岗前培训;学历的提高培训;知识的更新培训;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实践能力的提高培训。其基本途径有校本培训;外送培训;定向培训;集中培训[10]。沈亚强则提出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有的放矢,突出优势;重视建设,更新观念;按需培训,形式多样;提高认识,鼓励创新;“双师”培训,重在实训的培训策略[11]。

赵宝柱则研究了职教师资培训的经费问题[12]。他认为培训经费不足或拨付渠道不畅是影响开展职教师资培训的首要因素。

在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研究中,有相当多的论文是关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这类研究多从问题切入,揭示当前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解决策略。研究成果雷同,有独创性的成果较少,而且提出的对策基本是原则性、政策层面的,可操作性差。特别是很少有人从源头—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探讨解决方略。具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一是片段研究多,系统研究少。虽然目前的研究对职教教师培训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但真正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很少,缺乏大规模的、系统性的职教教师培训研究。往往是在研究过某一教师培训课题之后,又去研究与这一课题基本没有关联的另一问题;横向研究多,纵向研究少,缺少跟踪性的、长期性的职教教师培训专题研究。

二是宏观研究多,中微观研究少。综观各类职教教师培训研究成果,从原则、政策、制度、策略、规划等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从教师培训课程、教学等中、微观方面研究较少。

三是经验性研究多,理性研究少。由于研究队伍、研究视野、研究传统、研究水平、研究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职教教师培训研究多为经验性、描述性成果,而缺少严密的理分析,因此,研究成果适用范围有限,难以推广与运用。

四是一般性的研究多,高水平的研究少。当前,我国职教教师培训的理论性研究对国外职教教师培训的理论、观点评价多,在其基础上进行接续性的研究少,反驳性的研究更少;对普通教师培训的理论观点沿用多,在其基础上进行特殊性的研究少,独创性的研究更少;低起点、重复性的研究多,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突破、有新意的研究少。

针对以上研究的不足,以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系统地研究中职教师培训的经验和问题;第二,从教师的心理需要、物质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角度来研究中职教师培训的需要,以往的研究只从某个方面入手。参考文献

[1]徐晓红、沈琳.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新模式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2

[2]王清连.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理论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

[3]方至、凌云.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0,6

[4]刘育锋.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J].职教通讯,1999,8

[5]卢双盈.如何建设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6]凌云、王浪.中职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55~57

[7]李梦卿、陈钢.湖北省中等职教师资培训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8:30~32

[8]江宇静.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前沿策略,2007,6

[9]于万成、王玲玲、马三军.搞好中职教师培训的六种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10]杨开明、许俊.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途径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7.11

[11]沈亚强、陈明昆.中职师资队伍的特征及其培训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12]赵宝柱、陈瑞华、赵香兰.对中等职教师资培训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