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科手术的护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小儿骨科手术的护理应用

熊红艳

熊红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麻醉科361003)

【摘要】为了提高患儿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注重细节护理,规范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制订细节护理方法,运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得到手术患儿和家长积极配合,无差错,以人为本,用爱心、细心护理手术患儿,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19-02

我院是以骨科为主的综合医院,建有3个骨科病房,每年门急诊接待大量小儿骨科患者。为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我们将细节护理方法应用于小儿骨科手术患儿,取得满意效果。

1细节护理法的具体实施

1.1通过抚摸和赞扬建立情感: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要对患儿进行术前访视,初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高知父母患儿禁食,水的时间和重要性,态度要和蔼可亲,取得小儿的信任。第二天手术室护士接诊患儿时,充分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与患者建立情感,对躺在手术推车上的患儿,抚摸其头顶,帮助整理其手术帽,并用鼓励的话语,如“勇敢”“漂亮”“听话”等,夸奖患儿。对抱在家长怀中的婴幼儿,触摸其脸颊,语气柔和,接过患儿抱在怀中。对于非常不合作的患儿。为了避免长时间啼哭造成膈肌痉挛。允许家长陪伴,由护士和麻醉医生合作为患儿注射氯胺酮。待其意识朦胧后接人手术间。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引装置,为患儿松衣,患儿颈下垫一卷枕,保持头部后仰,并注意保暖。

1.2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患儿因紧张恐惧,很难适应陌生环境,往往无法正确回答问题,安全确认非常重要。手术患儿由手术医生在患肢用记号笔画圈标记。手术室护理员到病房接患儿时,与病房护士、患儿家长共同核对患儿右手腕带上的信息,确认标记完好后推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儿时,再次与家长核对标记。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核对标记后开始麻醉。最后,手术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再开始手术。

1.3保持体温:手术开始前,手术间温度调至26℃,待手术医生消毒完,手术开始后用保温毯给患儿保暖,再将手术问温度下调至23—24℃,使术者也感觉舒适。手术结束后给患儿加盖棉被或被单保暖,送至恢复室,待麻醉完全清醒后送入病房。

1.4确保静脉穿刺成功率:评估穿刺部位血管充盈度,有穿刺困难时请高年资护士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穿刺部位可选择手背、头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患儿的痛苦与恐惧。穿刺针选用一次性套管针,与输液管路通过三通连接,穿刺部位用消毒棉片覆盖。用胶布固定好,管路连接处均用胶布牢固固定。如果婴幼儿留置针位于关节处。可用硬纸盒作为支具固定。在留置针固定胶布上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以便病房护士按时拔除。

1.5正确使用约束带:由于患儿自控能力有限,易发生躁动,护士在床旁保护。术前用约束带约束患儿躯干,两端固定于床两侧。防止坠床。麻醉完成、摆放适宜体位后,固定其他肢体,防止患儿因躁动而污染无菌区。将约束带呈“马鞍扣”状套在其肢体远端的关节处。末端固定在床边,约束带不要过紧牵拉。在手术允许的条件下,上肢肘部可自然弯曲,处于舒适功能位。

1.6保护皮肤儿童皮肤细嫩:护理不当容易发生皮肤压红、局部出现水疱或破损。进行皮肤消毒时,消毒部位下铺无菌单,消毒结束后将其撤掉,保证肢体下的床单干燥,小儿手术部位的消毒用0.25%的活力碘进行消毒,不会烧伤小儿的皮肤。使用小儿气囊止血带时,用柔软棉质石膏衬做止血带防护衬垫,做到一人一巾。衬垫宽度为止血带的3倍。衬垫套在患者近端根部。止血带缠绕于衬垫中间1/3位置。然后将两端的衬垫翻折包裹止血带。既保护皮肤,也可防止止血带充气后松脱。压力200—250mmHg,持续时间不超过1h.。防止时间过长影响肢体的血运,造成肢体的压力性水泡。

一些手术需在牵引床上完成,摆放体位时将患儿抬起后再移动,禁止拖拉,并拉平患儿身下的床单,避免皱折,以免损伤皮肤。注意患儿会阴部的保护,用松软棉垫包裹会阴柱。尤其在牵引复位时,保护患儿会阴部不受挤压。在使用石膏外制动时,为保护患儿皮肤,石膏内衬要使用棉质石膏衬及石膏棉花。患儿行躯干“髋人字”石膏固定时,在腹部、髂部内垫棉垫。有些手术需要使用电刀,要对患儿使用小儿专用的一次性负极板,并黏贴紧密,调节适当的功力,防止电灼伤。

2体会

小儿骨科手术面对不同年龄和个性的患儿。如何保障手术安全,获得患儿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问题。通过微笑、抚摸和亲切的语言与患儿建立情感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在与患儿交流时,增加交流时间,不急于进行操作。不强迫,减轻了患儿的紧张和恐惧。在得到信任后患儿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操作。通过细节护理,可以保障患儿手术安全,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汉琴.体态语肓与儿科护理[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8(7):66-67.000S.9(7):207.

[2]莹大朋.小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及防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l(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