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维护对新生儿PICC置管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导管维护对新生儿PICC置管的影响

傅春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置管行导管维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PICC置管早产儿50例,均为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置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位置,再向下达第3肋间隙处,应用肝素盐水1U/ml每6h进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对照组,n=25)与置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在完成置管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每6h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观察组,n=25)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PICC置管新生儿,置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在完成置管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每6h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进行维护,可显著降低导管封塞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导管维护;新生儿;PICC置管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61-02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置管方式,具留置时间长,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可有效规避反复穿刺引发的痛苦,患者有较高遵医依从。但在新生儿科应用时,因接受治疗的以早产儿居多,机体各脏器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力居较低水平,加之缺乏自我控制及配合能力,有较高置管风险,重视导管维护可防范因药物外渗等诱导的组织坏死等不良事件率[1-2]。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导管维护对置管质量的影响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PICC置管早产儿5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25例,胎龄27~34周,平均(30.2±1.2)周,出生体重0.95~1.72kg,平均(1.4±0.2)kg;置管时间为出生后第1d~7d。对照组25例,胎龄27~34周,平均(30.4±1.3)周,出生体重0.85~1.70kg,平均(1.4±0.1)kg;置管时间为出生后第1d~7d。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方法

1.2.1准备材料(1)应用1.9F规格PICC导管(法国美德康生产);(2)置管前评估:对患儿血管条件、凝血机制、病情评估,就置管时机进行确定;(3)以贵要静脉为首选血管,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再次为头及腋静脉及大隐静脉;(4)体位:将患儿于辐射台放置,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侧手臂90度。

1.2.2置管与维护常规心电监护,消毒铺巾,成功穿刺后,将导管准确送至所测量的长度,导管末端位置经拍片进行确定,持续24h均匀输入静脉营养液。(1)对照组:置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位置,再向下达第3肋间隙处,应用肝素盐水1U/ml每6h进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每周将透明敷料更换2次。(2)观察组:置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在完成置管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每6h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不可经导管输血、抽血,以防引发堵管,无菌旋塞、连接管、分隔膜,污染、卷边等及时更换。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导管堵塞率。

1.4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表两组PICC置管情况[n(%)]

3.讨论

因新生儿所应用的PICC导管管腔较为狭窄,有较高因堵管引发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应用肝素稀释液可对PICC导管通畅度进行维持,确保治疗计划可顺利实施,肝素浓度需以对导管通畅进行保持的最低浓度为标准,患儿应用肝素盐水1~10U/ml,每日所应用的最大剂量需<12U/(kg·h)[3-4]。有报道指出,肝素稀释液为1U/ml为最安全高效的新生儿PICC封管液,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每6h行一次脉冲式冲管,结束输液后,每日应用1U/ml肝素盐水实施正压封管,可对导管的通畅性进行维持,而对照组患儿应用肝素盐水每6h行一次脉冲式冲管,堵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可能与每次用药时对回血抽取相关,经1.9F导管作反复抽取回血操作,可使堵管风险明显增加。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对比无差异,表明每周对透明敷料进行更换,不会增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可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降低患儿痛苦。

综上,针对PICC置管新生儿,置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在完成置管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每6h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进行维护,可显著降低导管封塞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雷音梅,王晓楠,潘艳,等.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8):163-167.

[2]张小芳.新生儿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护理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5):170-172.

[3]李美清,史甲芬,邹翠莲,等.护理干预对肿瘤患儿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20-22.

[4]沈红五,缪爱梅,茅志娟,等.PICC两种置管途径在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