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小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土旦才仁

土旦才仁(曲麻莱县教育局教研室青海曲麻莱815500)

当今社会上人们议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自己家孩子的吃喝拉撒。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最关心的事情当然应该是如何把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做好。现如今21世纪的社会发展之迅猛,各种信息报道如洪水猛兽涌入我们每个人的视野,但是最让我关注的还是听到哪个大学生投毒杀人,哪个小学生因为家长或老师批评几句就跳楼自杀的……这些信息让我感到一阵悲凉寒心啊!为什么如此小的孩子能有勇气跳楼?为什么受了高等教育的人还能做出如此低能的事?归根结底,我想可能还是从小到大的受教育过程有关系吧!我认为都是现在的孩子缺少心理素质的训练。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这些应该是从小就应该给他们培养起来的。所以针对现在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在平时注意从几个方面去培养。

1.健全主体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质的核心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特征。但是,心理活动却有正常和异常之分,人格也有健全不健全,成熟与不成熟之分。他是一个人更本质的,更持久的,有别于他人的特征,这是人素质中最核心最复杂的部分。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一是学习,这是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大量事实表明艰苦而愉快的学习是锻炼人格的最好场所;其次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最能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独立自主的精神,因而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主体人格的重要途径;还有组织学生适当地参与某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人民保持亲近的态度等,这对于健全主体人格的形式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故此,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应创设一种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理交融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

2.能适应环境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

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的娇生惯养,唯我独尊,自私脆弱,依赖性大,怕困难,怕艰苦,其心理素质发展难以适应新世纪的部分需要。竞争不仅需要敢于取胜的勇气和本领,也需要面对挫折承受失败考验的不屈不挠的良好心理素质。如我国的奥运冠军们能取得奥运会金牌那在平时得要吃多少苦,要承受很多失败与身体的痛苦,如果他们不是从小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运动技能,和从小就锻炼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怎能站在冠军领奖台上呢?而就在去年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孩子才小学四年级,就因为成绩没考好,被家长或老师批评了几句就跳楼自杀……类似的事情近几年也是频频发生。尽管也许是家长或老师太以成绩来看待孩子了,但是从这件事情上也说明了这孩子害怕面对现实,连一句话的委屈都难以承受的脆弱心理,就无法适应多变复杂的竞争世界。

为此,我们要控制心里不健康的各种因素,防止学生因意志薄弱,感情脆弱,自控能力不足而带来的不能抵抗自身情绪的周期干扰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加强民主气氛,增加双向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成功的愿望和要求激发出来,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教室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励学生产生自我期望的要求,主动争取成功机会。但是也要让他们经历失败,正确引导他们去对待失败,失败在任何时候都会有的,但是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面对,只要正确认识失败,总结失败的教训,总有成功的时候,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尝试到各种遭遇,会让他们的内心强大起来。才能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合理的调节自己的心态,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这样他们做事也不会那么不思考后果了。也就能勇于承担责任了。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内因,掌握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热情地关心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摸透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理发展中,才能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