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李霞

李霞(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山西晋城048000)

【中图分类号】R76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59-01

慢性鼻窦炎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根治等特点。而少儿慢性鼻窦炎中上颌窦炎占90%以上。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本院耳鼻喉科采用西医治疗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和负压置换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配合中医药治疗比单纯用西医西药治疗其治愈率、好转率明显提高,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极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窦炎情况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80例,女性76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5岁;病程5个月~2年。所有病例均排除鼻腔先天畸形伴有鼻息肉、牙源性感染及肿瘤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78例,对照组(单纯西医)78例,随访8个月以上。诊断标准参考《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①反复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伴反复头痛,记忆力减退。②鼻黏膜肿胀充血,中鼻甲或下鼻甲肿大,色暗红,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③近期X线鼻颌位片或CT扫描示一组或多组鼻窦腔密度增高,或黏膜增厚,或上颌窦内可见液平面,但未见肿物及骨壁破坏。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医:随证选择中成药藿胆片、鼻渊通窍颗粒。用法:据体重确定剂量,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西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1-2周,局部用呋喃西林麻黄碱(1%,0.5%,0.3%)滴鼻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3mg,2mg)滴鼻,每次一点,1日3次。呋喃西林麻黄碱整个治疗期间4周内均用。上颌窦积脓量多者行上颌窦冲洗,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针4000U。每周1次,到未能冲洗出脓性分泌物后,结束上颌窦冲洗。对年龄太小,不接受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患儿用负压置换疗法,先用生理盐水清理上颌窦分泌物,再负压吸入稀释后的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液。对照组:本组采用上述西医疗法,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均要求平素多饮水,忌辛辣,清淡饮食。

3治疗结果疗效评定

①治愈:临床症状鼻塞、流脓涕、头昏、头痛等症消失,鼻腔无脓性分泌物,鼻窦片示无异常,停药6个月内无复发;②好转:临床症状改善,鼻腔检查黏膜充血、肿胀等表现减轻,鼻窦片示有明显改善;③无效:症状有所改善,但停药或停止冲洗后又恢复如初,鼻腔仍有大量脓涕,冲洗仍有脓液。

4结果

治疗组78例,治愈56例,好转2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8例,治愈39例,好转2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0.76%。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

5讨论

窦口及邻近鼻道的引流及通气障碍是鼻窦炎发生的最重要机制[2]。黏膜病理改变表现为水肿、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息肉样变。慢性鼻窦炎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变态反应,黏液纤毛传输障碍、解剖畸形等因素有关。本科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1-2周,局部用呋喃西林麻黄碱(1%,0.5%,0.3%)滴鼻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3mg,2mg)滴鼻,每次一点,1日3次。呋喃西林麻黄碱整个治疗期间4周内均用。并结合上颌窦穿刺冲洗或鼻窦负压置换术,不失为治疗小儿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好办法,有利上颌窦自然引流,促进了上颌窦炎的尽快恢复,而中药的应用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注重了整个机体的平衡,两者结合起到了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作用,临床应用中比单用西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使绝大部分患者免于手术。西药用抗生素消炎,鼻腔用减充血剂及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水肿,改善鼻腔通气,促使鼻窦开口通畅,利于引流,脓液量多时配合上颌窦穿刺冲洗,之后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地塞米松可减轻黏膜水肿并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糜蛋白酶能消化溶解变性蛋白质,使脓液分解变稀,易于引流,并有抗炎及减少黏膜水肿的作用。但西药不适宜长期应用,且总体效果不甚满意。慢性鼻窦炎属于中医慢鼻渊范畴。多为邪毒内困,正气耗伤,外卫力弱,肺气失宣,脾失运化,津液清化不利,邪毒湿浊停聚窦窍所致。治疗原则为进行全身性的调节,扶正祛邪,补脾益气,宣肺开窍,清热解毒排脓、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抵抗能力,恢复鼻腔黏膜和纤毛正常运动。配合中药治疗,比单纯运用西医西药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很多,治愈后不易复发,且不良反应比西药小很多。我们采用疏风利窍、益气化浊、解毒活血之治疗方法。鼻渊通窍方中辛夷、苍耳子疏风透窍;丹参活血化瘀;黄芪益气固表以助病邪祛除;白芷消散风寒,除湿排脓,通窍止痛;薄荷消利头目,疏散风热;野菊花清热解毒,使肺气宣通,鼻窍畅达;甘草调和诸药。霍胆片方中广藿香叶提取物、猪胆粉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浊涕等。诸药合用,共奏疏风透窍、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排脓之功。少儿因鼻腔窦腔发育欠完善,黏膜组织脆弱,血管淋巴丰富,清洁自卫能力低下,加上机体抵抗能力较弱,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慢性上颌窦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全身免疫力低下、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局部致病菌的感染及窦口引流不畅等因素,儿童作为一特殊群体,免疫力低下,易受凉,可致鼻黏膜肿胀诱发鼻窦炎,形成恶性循环。而单纯西医的抗生素和激素为主的治疗,随着耐药菌株、二重感染的出现,以及激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在临床中显现其不足的一面。本院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和鼻窦负压置换术,结合恰当的中药药物治疗,有利上颌窦自然引流,促进了上颌窦炎的尽快恢复,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注重了整个机体的平衡,两者结合起到了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作用,临床应用中比单用西药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使绝大部分患者免于手术。因此,口服中药鼻渊汤加用西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可靠,不易复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选兆,王洁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6-217.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