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夏涛

夏涛(威宁县么站镇红岩小学贵州威宁5531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适时、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使学生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通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5/6与3/8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教师预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⑴5/6与3/8的分母一样吗?能否直接比较大小呢?能将5/6与3/8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吗?应以什么数作为公分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处处这样提前暗示、指令,就会使学生亦步亦趋,毫无自主探索的意识可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果教师事先不作暗示,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那么学生的思考策略就趋于多样化而富有个性,就可以发现许多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比如:化成小数比较;用折纸比较;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小结,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的个性经验就能在交流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学会创造,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这样,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上就有了一次成功的探索。

2.创设创新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情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与信任,从而激发创新的欲望。

创设轻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问题改编成主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创设轻松、快乐、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分西瓜的情景。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2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46个西瓜,我分得69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没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教师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通过比较计算后得出大家分得一样多。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比较这几个分数,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这样,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头脑中想提的问题就增多了,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求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教师准备带26位同学去公园划船游玩,如果每条船最多只能坐5个人,大家算一算需要租几条船?学生用除法计算得,商5余1,但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判断需要租5条船。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拓展问题:现在我们租6条船,那么怎样分配才能合适呢?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进一步尝试,终于学生又找到多种分配方案,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数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3.加强实践,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实践意识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手脑并用时,大脑的创造性有关区域受到刺激而活跃起来,手使脑的功能得以发展,变得聪明,脑和手的技能得以训练,变得灵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动的特点,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参与操作实践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造。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新,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为学生安排创新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尝试的自由度,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并没有作“操作”上的详尽指导,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一个你学过的图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生推到了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他们纷纷投入到“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去,热烈地讨论、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表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维独创性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明确长方形周长意义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直接让学生思考并探索:“怎样计算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学生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周长?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学具进行观察、操作,尝试计算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直接提出可以把四条边的边长逐一相加的方法,并且想出其他办法,这样每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思维,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5.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创新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小学生刚入学就抓起。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并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彩色的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很有兴趣地摆出了等有趣的图形,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都寻找合成10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结果。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6.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心理学也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离不开实践活动,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之间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因此,在认知建构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有意识地设置动手操作的情景,把课本中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探索的对象,让学生通过摆、拼、折、量、画等活动,激励学生在手指尖上创新。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采取了分组实验,让学生操作、讨论来完成。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其中第一、二小组所用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第三、四小组所用的是不等底或不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水,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看看几次才能装满,由于存在两种情况,很快就有了实验的结果:第一、二两个小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3次可以装满,而另外两个小组却得不到这个结论,学生在疑惑中思考,小组讨论,通过再一次实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等底等高”条件所引起的变化。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从形的方面进行思考后,逐渐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深刻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另辟蹊径,实现创新。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阵地,教学中,要切实把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落实到每节数学课堂之中,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以有效开发,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开拓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