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88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88例临床分析

赵东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065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与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8例患者,轻度、中度与重度肺动脉高压所占比重分别为20.45%、50%与29.54%,经针对性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动脉血气分析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常见肺动脉高压,经针对性治疗,保证了患者预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急性加重期常合并肺动脉高压,其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威胁着其生命安全。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病死率,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肺动脉高压的纠正,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治疗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了88例患者,其中男48例,女40例,最小46岁、最大85岁,平均(57.4±4.2)岁。临床表现: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同时65例伴有急性感染症状,36例伴有少尿、水肿等,25例伴有口唇发绀,14例伴有头晕、乏力及不适感。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②均无严重器质性或精神疾病;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

1.2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等,同时分析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检查结果。此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平喘与祛痰等,并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如:扩血管、氧疗、利尿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临床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临床症状积分、FEV1与动脉血气分析。

1.4疗效判定

肺动脉高压分为3个等级,轻度是指mPAP>36,且<50mmHg;中度是指mPAP>51,且<80mmHg;重度是指mPAP>81mmHg。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88例患者,轻度、中度与重度肺动脉高压各18例、44例、26例,所占比重分别为20.45%、50%与29.54%,经针对性治疗后,好转出院63例,均为轻中度患者,死亡8例,其中轻中度2例、重度6例,患者临床症状积分、FEV1与动脉血气分析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COPD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据统计,此此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情况下,也会威胁其生命安全。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COPD位居第4位,其临床特征为持续气流受限,并呈进行性进展,常见并发症之一为肺动脉高压,特别是急性加重期发病,进一步增加了病死率[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右心导管检查,其作为有创检查法,虽然为肺动脉高压诊断提供了金标准,但难以用于常规检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先进医学设备的应用日渐广泛与普遍,临床实践中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保证了检查的便捷性、准确性与重复性,同时其具有无创特点,国内学者对比了右心导管和超声心动图诊断,其结果为二者具有相关性,因此,临床上逐渐推广超声心动图检查。

国外学者[2]指出,肺动脉高压可分为3个等级,本研究轻度占20.45%,重度占29.54%,最多的为中度患者共44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悸、气短、少尿、水肿、头晕等为主。经针对性性治疗后,63例出院,均为轻中度患者,而8例死亡,同时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FEV1、PaO2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COPD患者预后与肺动脉高压有着直接的关系,经针对性治疗后,取得了显著成效。

临床实践中给予了常规治疗,具体措施有括抗炎、平喘与祛痰等,同时考虑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如:扩血管、氧疗、利尿等。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外学者[3]均十分关注肺动脉高压相关内容的研究,虽然了解了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检查等,但仍无特效治疗药物,当前,临床上主要以硝苯地平为主,经口服用药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疗效欠佳,因此,本研究给予了针对性治疗。

国内学者[4]以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长期氧疗,其结果为治疗总有效率为87.4%,死亡5例,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但治疗过程中医师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要加大各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力度,以此保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明确其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常见中度肺动脉高压,其加重了病情,增加了患者病死率,临床上应给予常规治疗与针对性治疗,及时纠正肺动脉高压,以此保证预后。

参考文献:

[1]万自芬,张程,马丽,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100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6(06):697-698.

[2]林沛茹,赵子文,何桦,等.Hs-CRP、降钙素原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6,14(02):196-199.

[3]孙云辉.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15(09):52-53.

[4]冯颖,杨文婷,王晓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症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13,21(08):1236-1238.

基金项目:廊坊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01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