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心的课堂提问和课堂语言的组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浅谈精心的课堂提问和课堂语言的组织

徐小晶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何家店学校266732

对于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堂好课必须具有精心的课堂提问和精彩的课堂语言组织。精心的课堂提问如同一个人的灵魂所在,而精彩的课堂语言组织更像是美丽的外衣,二者缺一不可。

一、精心的课堂提问是课堂的灵魂

在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模式当然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论语》中就有许多我国最原始的经典教学实录,这个教学实录的展现形式就是“问答”。在当今教学中,教师们依然喜欢用提问的方法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很多老师的课堂提问过多这样的“碎问碎答”,一方面是教学语言呈现冗长复杂的感觉;另一方面,学生面对碎问,疲于应对,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很大干扰。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的时候,要有“主问”的意识。

所谓“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精炼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就是从就内容整体的角度出发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就是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总领课堂。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一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进行思考:文章的结构脉络;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语言特色;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美点、亮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思考,我们都要把握一个原则:“主问”要能够引领课堂并且贯穿课堂。

我们在推进课堂活动的时候,还要注意“追问”的技巧。有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比如选择问、是非问、填空问、自问自答等方式,学生则被动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能浅层次地肯定或者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讲解,再提出下一个问题,一个接一个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的堆砌,并不是“追问”。真正的“追问”是在前次提问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和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是指导学生能够得到精彩答案的穷追不舍。

提问的最高境界是“不问”。所谓“不问”就是不使用提问来建构课堂,也不使用提问来组织教学。这是一种“无提问设计”的课型,它着眼于学生丰富的课内活动,教师几乎把课堂的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学生围绕某一个话题紧扣文本内容进行“说话”,对于学生的“说”,教师进行概括或者校补甚至提升和总结,以此推动话题向着更深入的目标进行前进。而“不问”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改变角色,由以“问答”为主改变到艺术设计、艺术调控为主。

精心的课堂提问,保证了学生在语文课堂是有充分的活动,有细腻的品读,有丰厚的积累。

二、精彩的课堂语言组织是美丽的外衣

语文教学总少不了教师的零言碎语,这些语言虽然零碎,但是他们确实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这些零言碎语,精心组织课堂语言,让这些零言碎语与文本相映生辉。首先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种类型的零言碎语。

1.导入语

导入语的设计或设疑启思、或激情引趣,又或者温故而知新,一段精彩的导入语能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导入语的设计要精粹、要开门见山;同时,导入语要与文本解读紧密融合,是铺垫,更是造势。

2.过渡语

过渡语的作用在于穿针引线、上下勾连。因为是“过渡”所以要考虑承上启下,也要考虑衔接的紧凑与自然。过渡语从大处看有课堂板块之间的衔接,从小处看,有围绕同一个问题学生个体活动之间的勾连。所以过渡语的设计应该避免随意,对于课堂板块之间的衔接,可以在预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过渡语也要避免简单重复,尤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穿针引线用语应该针对学生的活动内容,应该迅速对学生的活动信息进行重组和加工,然后设计出自己的教学用语,来推动活动的进行。

3.提示语

提示语一般出现在教学问题偏大、偏难、偏于抽象,而学生的思维暂时难以跟上的时候,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引学生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而又正确地思考问题。总之,提示语应该具有点化功能,它是答案与问题之间的桥梁,经过老师的提示,学生若有所思,学生恍然大悟,这就是提示的功效。所以提示语必须是精巧的,充满睿智的。

4.插入语

语文教学中的插入语分为两种:一种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一些充满激励性的话语;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插入语进入课堂的时机、内容和方法都需要我们精心准备,但是插入语毕竟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可以耗费过多时间。

5.总结语

总结语或者画龙点睛,或者意味深长,或者激励号召,或者寄予希望,只要运用得当就会锦上添花。总结语可以是感性的升华,也可以是方法的提炼,不仅可以用精炼的语言总结整个课堂活动,还可以对课中活动进行归纳和提升。

纵观名师们的课堂,精心的课堂提问和精彩的课堂语言的组织二者缺一不可,做好这两点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落实到正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