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六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如何对六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张玉枝

张玉枝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中山小学458020

摘要:受当今开放性的多元化的媒体影响,有些学生在情感方面过早成熟,他们或者会做出些怪异、反常的举动来向对方表达感情,或者会自我捆绑,挣扎于情感的漩涡而胡思乱想,学习不专心。我们就有加强小学高年级青春期教育的必要,特别是做好青春期的女生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青春期教育出现的现象正确引导摆脱困惑

不知不觉,和我们班的孩子相处已经快五个年头了,在我的心目中,一直觉得他们天真无邪、乐观开朗、活泼好动。但是,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个头长高了,特别是进入6年级后,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似乎“沉稳”了许多,渐渐地,有的竟沉默起来,尤其男女同学之间再也没有那种两小无猜的无拘无束,似乎他们之间有隔膜存在。在班上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

现象一:课间休息或体育活动时,很少看到像以前一样男、女生凑在一起谈天、做游戏、无拘无束地打闹,取而代之的是男生一堆、女生一团,各自玩耍。

现象二:如果由于工作上或者学习上的原因,男女同学必须交往的时候,一般也会叫上“第三者”在场,而且通常是一说完就赶紧离开,似乎害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一旦哪两个异性同学接触多了,便会有“好事者”宣扬:他们互相喜欢。搞得这两个当事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敢与他人正常交往而郁郁寡欢,心绪不宁而无心学习。

现象三:一部分女生在生理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她们为此而感到困惑、羞涩,有的甚至感到这些变化给她们带来了恐惧感。她们变得情绪不稳、低落而影响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找学生谈话,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学生长大了,他们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懂得封闭自己的心灵。学生进入青春期,虽然是自然规律,但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让他们走出封闭,摆脱青春的困惑,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松地踏入青春起跑线,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于是,在这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着对学生进行一些特殊的青春期教育,保证他们生理、心理不受伤害,而坦然地愉悦地步入青春期,体验新的人生赋予。

一、纠正不恰当的称呼

迈入青春期的异性学生之间开始有一种朦胧的羞涩感,他们不像以往那样单纯、直接地呼叫异性同学的姓名,女同学往往因羞涩而不与男同学打招呼,男同学则因羞涩有时会用“这个女人”、“那个女人”来代替,听上去十分刺耳。刚开始听到学生这样称呼时,我很生气,在班上狠狠地把男生批评了一顿,下了“通缉令”,告诫他们不许这样说。然而,事实告诉我,他们当着我的面不敢再说了,而背地里仍然我行我素。后来,我想这样就简单粗暴地制止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让他们有愈演愈烈之势,于是在班队课上,我对学生们说道:“所谓的女人一般是指成熟的已婚妇女。只有丈夫才有资格称自己的妻子为“女人”、“女的”,如果哪个男生称某个女生为“女人”或“女的”,就意味着她是你的妻子。听到这样的诠释,学生们哄堂大笑,而在一片笑声中男生们记住了不能“莽然失言”,以免遭人取笑。这样“歪打正着”,反而取得了拔草除根之效。

二、抵制伤害性的流言蜚语

踏入青春期的学生们开懵懵懂懂地懂得男女两性之间的情感关系,他们认为男女同学之间过于友好就是“爱”的表现,因此很容易制造一些“谁跟谁好”、“谁爱谁”的绯闻,作谈笑之料,搞得“被害者”如同身处剑丛而惶恐不安,不敢与他人正常交往而郁郁寡欢,心绪不宁而无心学习。而且这种不良风气一旦蔓延开去,会加大男女同学之间的鸿沟,影响集体凝聚力,不利于开展各种活泼、生动的班队活动。我在课余时间单独把几个在这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孩子找来,真诚地和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认识到随意开同学的玩笑是不尊重同学的行为,让他们明白男女同学之间是可以正常交往的,还应该换位思考,如果自己被其他同学误会怎么办?并且利用集体讨论等方法进行正面教育,设计一些活动来增进男女生之间的友好交往、团结合作,使他们淡化对男女性别的敏感度,勇于大方地逾越这条无形的鸿沟,依然无忧无虑地接触、交往、递增友谊。

三、关注女生心理咨询站

很多女生从五六年级开始经历了一些生理上的微妙变化,她们为此而感到困惑、羞涩,特别是月经来潮,更给她们带来了恐惧感,她们会变得情绪不稳、低落而影响学习。把女生组织在一起,给她们讲相关的生理知识,并让她们将自己的困惑、疑问提出来大家讨论,孩子们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就放开了,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一股脑儿说了好多平常根本不敢说的话题,从她们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如释重负、如获至宝的喜悦。课后,我还告诉女生,随时欢迎她们来找我谈心,还可以通过写“悄悄话”、查阅资料、和妈妈谈心等形式了解青春期的卫生常识,让她们加深认识和了解自己在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及成长,建立自信,做个接纳自己、欣赏他人的健康少年,享受花季的灿烂。

我想,学生们一定能找到青春的真谛,心中充满青春之阳光,能够在青春的起跑线上奔跑。

参考文献

[1]萱草《读懂孩子的心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01-103页。

[2]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76-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