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90例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毛华盛杨梅红季兵徐婉兰

毛华盛杨梅红季兵徐婉兰(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药剂科201601)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24-66U/d,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均抽静脉血测定ACR、FPG、2hPG、TC、TG、C肽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CR、FPG、2hPG、TC、TG、C肽和尿微量白蛋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这七个指标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中图分类号】R4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177-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糖尿病并发DN患者90例,糖尿病诊断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DN符合Mogenson等诊断标准;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即正常白蛋白尿(尿ACR<2.5mg/mmol),微量白蛋白尿(尿ACR在2.5~25mg/mmol之间),58例,大量白蛋白尿(尿ACR>25mg/mmol),42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35~75岁,平均(58±6)岁,病程(11±5)年;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58±6)岁,病程(11±4)年。两组性别、年龄、并发疾病(如合并高血压、脂肪肝等)情况以及其他指标如吸烟、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优质低蛋白摄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和/或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24-66U/d,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均抽静脉血测定ACR、FPG、2hPG、TC、TG、C肽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经治疗4周后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CR、FPG、2hPG、TC、TG、C肽和尿微量白蛋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这七个指标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胰岛素过敏性皮炎1例而退出,低血糖1例;治疗组视物模糊2例,但均能耐受至实验结束,治疗组无低血糖及胰岛素过敏现象。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指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和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支持该病为多因素所致,但最根本原因仍然还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的微循环改变。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跨膜压升高又是尿白蛋白产生增多的一个因素。有研究证实在糖尿病肾病状态时,高血糖、糖基化终末产物等因素均可诱导肾脏中活性物质明显增加,这些增加可促进细胞肥大,使IV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大量累积,并使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相对减少,促进肾脏组织纤维化[2]。其次,一氧化氮有强烈舒张血管的作用,可抑制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减少胶原蛋白及纤维蛋白产生,有利于防止肾脏纤维化。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的糖尿病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均得到证实[3],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是目前国内最为普遍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措施,而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难以在体内模拟出24h正常胰岛素分泌时相,两餐间血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而易发生低血糖,餐后相应于血糖峰值时胰岛素水平相对较低而不易控制餐后高血糖。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TC、TG以及m-ALB均明显下降,C肽显著提高,提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减轻高血糖毒性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抑制。总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目前最符合人体生理分泌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这种方式在人体内产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在控制血糖及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佟雨红,马春,骆宇彤.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0):14.